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九回 奇襲大軍抵長安 馬三保一戰破敵

了。”

“呵呵!餘副千戶提醒的是。”

“呵呵呵呵~”

最艱難的行軍結束了,不管如何,此時眾人的心情都是愜意的。

對現在的高句麗國朝廷而言,對外征戰已經不是最急的了。

全國範圍爆發的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大量難民成了淵蓋太作和大臣們近期最傷腦筋的國政。

“王上,如今春耕作物幾乎全都被毀,夏糧也無法耕種。如此看今年我國秋糧欠收已成定局。而我國府庫存糧今年又大量用於前方戰事,幾無賑濟受災百姓多餘之糧了。”丞相李見熙痛苦的說著。

“啊?百姓家中都無存糧麼?不是這兩年都在民間廣種土豆、紅薯和玉米麼?”淵蓋太作畢竟當過丞相,民間百姓家中事情還是知曉一些的。

“王上,好在還有這些粗糧可供百姓暫時餬口,只是這些糧食民間也不多了,還要留作災情之後田間復耕的種子。”

“王上,為今之計還是需儘快結束外戰才是,否則災後補種無法施行,今年秋冬百姓便難以維繫生計了。”文在寅建議著。

“本王也知啊!但不知道在榮先生去見隋皇陛下游說結果如何?估計也就在這兩日間便回來了。”

“王上,還需做好和談不成的準備才是啊!”文在寅不無擔憂的說著,他見過楊廣,知道這個中原帝王野心的。

“不外乎這兩天時間,還是~”淵蓋太祚正欲在說,卻見王宮門外急匆匆的走進一個貼身宦官來,一見他面色便知一定有事。

“王上,大事不好了。江東城郡守派來急報,說~說~”

“江東城怎樣了?說就是了。”

“王上,江東城外發現數量不明的隋軍,說是從東面山林中突然冒出來的。江東城駐軍太少,無法抵禦,故派快馬來報。”這個小宦官哆哆嗦嗦的總算把話講完,就覺整個殿上頓時鴉雀無聲,百官全都呆愣了。就連王座上的淵蓋太祚此時也是一臉震驚和不信。

“此話當真~”淵蓋太祚扯過小宦官問道。

“王上,報信之人就是這麼說的,若非他已累倒,小人便將他帶到王上面前了。”

淵蓋太祚聽得仔細,不由鬆開了抓著小宦官的手,兩眼無神的坐回了王座。

“王上,此必是隋軍偷襲我國東岸,怕是元山城已經落入敵手。因雨天路遠難以來報,故被隋軍一路奔襲而來。”文在寅上前說道。

“王上,這必是大隋東北戰區駐守原靺鞨國黑水河口的隋軍從東海而來。沒想到啊!如此遙遠的海路都能渡海前來偷襲我東岸。”李見熙猜測道。

“王上,還請儘快定奪。那江東城城小兵少,根本阻止不了隋軍繼續西進。怕是現在隋軍已在前來我京城的路上了。”高國麗國京城守將樸見秀急叫道。

“請王上速派人馬出城前往堵截,切莫讓其進入我京城範圍。否則,我京城百姓必然驚慌,軍心浮動,我等便更加被動了。”文在寅此時也叫道。

“樸~樸見秀將軍,速點兩萬將士,派大將出東門迎戰隋軍。此番隋軍遠道而來,人馬必然不多且疲憊不堪,望將軍速速退敵。”淵蓋太祚吩咐著。

“是,王上,末將這就點兵出擊。”樸見秀答應一聲後,忙轉身出殿跑向城中軍營。留下滿朝驚慌無措的文武大臣們還在面面相覷著。

“唉!萬沒想到我南北兩路都抵擋住了隋軍,卻忽視了東面奔襲而來的敵人啊!可我國東面都是大山啊!沒有可以供大軍行走的山路啊!”

“王上,隋皇楊廣早有此部署,可見李在榮先生此番前去和談必然失敗,隋朝亡我之心必矣!”李見熙拱手說著,一番言語落地有聲般沉重不堪。

“傳本王御旨,速派快馬前往丸都城,將隋軍偷襲京城一事報與吾兒蘇文,讓他速發兵回援。”淵蓋太祚突然振作起來大聲傳諭道。

雖然,朝廷有意隱瞞軍情,但中原上國大軍偷襲京城的訊息還是很快傳遍了全城。

百姓們全都聚在一堆紛紛議論著,心思重的商人更是暗中搶先在各家米店收購起大米來。動作慢的商人搶購不到大米便瘋狂的屯積起玉米、紅薯等粗糧來。這樣一來,很快城中便失去了秩序,城中百姓瘋搶糧食成了一景。

正如將軍樸見秀所料,小小的江東城根本無法阻擋蘇定方大軍的腳步。

隋軍將士們如同林中的猛虎出山一般,潮水一樣的湧向這座被稱為高句麗國都東面的門戶城池。守軍只是略作了番象徵性的抵抗後便在郡守的帶領下舉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