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計,當觀望一時在行召見之舉。”柴紹見楊二急於見蜀王楊秀,覺得不妥,便出言勸道。
“嗯~就依嗣昌所言,明日多探探城中情況再說。”楊二聽了柴紹諫言後,略想了想,決定聽從,畢竟這裡是別人家的地盤,更何況這裡還有對自己新政極為不滿的世家,且世家的勢力足可顛覆自己弟弟蜀王楊秀的政權,輕易暴露自己身份確實有些不智。
打發走柴紹之後,楊二伏案字斟句酌,寫了一封簡短的書信,這是寫給蜀王楊秀心腹大臣章若水的一封書信。楊二心想,自己弟弟可以先不見,但這章若水是必須先要見上一面的,他是自己此行能否成功的關鍵人物,此人較為貪婪,屬於見利忘義那種人物,自己完全可以以京城富商的身份先和他見上一面,探探他的口風之後再做決定。
一切妥當之後,一陣睏意來襲,楊二不得不脫衣上床就寢了,而此時床上的兩位妻子已經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下了一夜的小雨,也不知何時停了。
隨著天色放亮,一縷難得的陽光射向地面,客棧外的街道上逐漸有了喧囂的人氣,各種商販沿街的叫賣聲終於將沉睡中的楊二驚醒。從窗外射進來的陽光格外明亮耀眼,讓剛睜開眼睛的楊二感到有些不適,急忙用手揉了揉。
“夫君,醒了就快梳洗吧!今天難得有太陽,等下也好出門去逛逛,好歹也要置辦回幾匹蜀錦,做一身好衣裳。”王黛見楊二醒了,忙上前服侍他穿衣並輕聲說道。而出塵此時也在利用難得的空閒時間在一旁打座。
穿衣洗漱完畢後,楊二也換了新衣更顯得一身清爽。這時,柴紹領著小李世民又來了。
“師傅,方才姐夫帶弟子出去吃的街邊小吃,甚是好吃。弟子給師傅也帶了點回來品嚐。”說罷,小李世民將手中的一個餅狀的東西遞給了楊二。
“呵呵!這是不是蜀中有名的鍋盔?”楊二接過餅一看便認出了這餅原來就是後世成都滿大街都有售賣的小吃--鍋盔。
“是啊!師傅怎麼知道的?難道師傅吃過?”
“呃~這個嘛~”小李世民的這句多嘴,卻讓楊二不知該怎樣回答了。自己確實吃過,後世在成都上學時還沒少吃,但卻不能這樣回答。
“呵呵!這個鍋盔嘛,也是為師見蜀中商人隨身所帶的,此物在成都亦屬平常。”楊二隻得現編了個說法,但也合情合理說的過去。
“那師傅可知這鍋盔還有個名字?”小李世民問個沒完了。讓正在咬著鍋盔吃的楊二不覺一愣,名字?鍋盔的名字?這還不簡單嗎?
“呵呵!如師傅猜的不錯,此為“軍屯鍋盔”。”
“師傅你怎麼什麼都知道啊?莫不是昨夜出去吃過?”
“世民,住口!昨夜外面下雨誰都沒出去過。”柴紹忙喝止住胡亂猜忌的李世民道。
“呵呵!為師不光遍覽群書,而且還對各地趣聞野史多有了解。這蜀中鍋盔原為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專為蜀軍屯糧及行軍乾糧之用,故名為“軍屯”,後因美味製法便流於民間,遂成為成都民間特色小吃之一。想必世民在吃時必有一碗辛辣的腸粉佐餐~~”
“師傅真神人也!弟子與姐夫在街邊吃時,那烤制鍋盔的掌櫃便推薦了一碗腸粉給我,只是那腸粉過於燥辣,弟子也只品嚐了一口便無法吃下,也就沒給師傅帶回來。”沒等楊二把話說完,興奮的小李世民便叫嚷起來。
“好了,為師也不跟你多說了,走!出去品嚐成都小吃去,美好的一天當從最美味的成都小吃開始。”說完,楊二不管已經吃過的柴紹和李世民二人,領著王黛和出塵便往客棧外走。身後仲堅和梁師泰、左天成、羅士信等人趕緊跟上,楊洋則帶著的6名親隨家將也趕緊散開到這一行人周邊警戒著。
一想到美味的肥腸粉和酥脆的鍋盔,楊二就止不住的往外留著口水。太久沒吃到這種美食了,今天總算回到了家鄉,可以品嚐正宗的成都美食了,不!是品嚐一千多年前的原生態的正宗美食,不知這個時代的肥腸粉味道如何?
沿著街道走了沒多遠,便看見一家還算寬敞的飯館。門前正擺放著標誌性的烤爐,一股極香的的味道傳進楊二鼻孔,隨即又進入到了楊二的肺腑之中,這種味道讓楊二陶醉。
“好!就是這家了。老闆兒,十位。有沒得位子?”楊二一口川音脫口而出,感覺就像是穿越回到了後世一樣。
“有位子,裡面請嘛!哥老官些吃點啥子吶?”見一群主顧上門,店老闆趕忙親自迎了出來招呼道。店中還有一老一小兩個婦人在趕緊的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