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突厥文書信問著李靖。利用劫獲的敵方書信用計佔便宜,在《三國》中可是常用的計策,最擅長利用假書信作戰的便是那個諸葛亮了。楊二也想到了這一層,只是如何利用自己頭腦中還是一片空白。
李靖經一提醒,頓時眉頭一緊,拿起書信想了起來。
不愧是一代軍神,專克突厥,轉瞬間便有了一個想法。
“陛下,末將就此信便能謀的突厥頡利可汗數十萬石糧草,還可協助楊公卿將軍攻克庫倫城。”
“哦?說來朕聽聽,是何良計能一石二鳥?”楊二有些佩服起李靖來,竟然在自己提醒下,片刻間就能想出好辦法來。
“陛下,可讓人重寫一信讓人送去哈爾和林交於頡利可汗,就說虎師部重創我軍,只需擊潰我軍便能從身後夾擊圍攻王城的隋軍,但山中少糧,速送糧草50萬石上山,此一計便可誆頡利50萬石糧草到我軍中;再派一口齒靈巧之人去往庫倫城,言說虎師欲救王城受阻,讓庫倫守軍速來援助,以便山上和山下兩路合擊隋軍,此計若成至少可調來庫倫守軍兩萬,末將便在路上設伏,可輕鬆吃下這兩萬韃子援軍。陛下以為末將之計如何?”
“呵呵~好!不愧是我朝軍神,兩條計策天衣無縫,可加速突厥敗亡。李將軍,朕命你依計行事。”
“陛下謬讚了,若論用兵,末將不如陛下多矣!末將這就讓軍中精通突厥文字的通事,模仿此信筆跡重修書信一封去騙那頡利可汗。在派快馬趕上楊公卿部,令其就地蟄伏,暫緩去攻庫倫城。”
“好!朕就等將軍的好訊息了。”
“末將遵命。”說罷,李靖拿著書信拱手一禮後,一臉興奮的便向賬外走去。
雖然對李靖的一石二鳥之計頗多讚賞,心情也隨之愉悅,但想到這面前的肯特山上就有一個“漢奸”,這讓楊二心頭不爽起來。
他本就是後世的網路憤青,最恨的就是漢奸,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突然,楊二又想起了原陳國國相孔範,這孔範不也可算作是一個見利忘義,出賣國家的“漢奸”嗎?要是沒有孔範這樣的人,南陳也沒那麼容易被滅掉,看來“漢奸”如果被利用的好,也能立下大功的。只是不知這山上的範姓漢奸能不能為我所用了。楊二不由按著這個思路思考起來。
“離間計?”
楊二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個計策,能不能在山上守軍大將伊涅斯塔和範姓師爺之間用這條計策,使其反目成仇呢?再一細思之後,楊二便打消了這個主意。自己對山上這兩人並不瞭解,這離間計便不好用。
“反間計呢?”
能不能用金錢利祿收買這範姓漢奸呢?像收買陳國孔範那樣。若範姓師爺是個耿直漢子,不吃這套,倒顯得自己做人不光彩了,也不宜使用。
唉!早知如此頭痛,還不如李靖在的時候,讓他去想。楊二想到這裡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
能不能派一個間諜打入敵人內部,以民族大義為重,見機策反範師爺呢?若是再能勸降伊涅斯塔,那他手下這8萬~~楊二越想越覺得興奮,對這個想法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