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去,砸在樹幹上同一個地方。巨大的聲響驚的幾隻麻雀飛了起來,一隻從前方約12、3米,距地面大概3、4米的地方飛過。說時遲那時快,楊二手中最後一個石子飛了出去。“啪”的一聲,那隻麻雀應聲而落。
“啊------”“肉肉”驚得是目瞪口呆。
“耶!?看不出你娃還有這手嗦。太兇了喲!兇!兇!”
“這算啥子嘛!搞耍的。”楊二見“肉肉”如此誇讚自己,覺得怪不好意思的,咧嘴笑了笑。
楊二幼年時生活的地方很封閉,用現在楊二的話講,那裡和外面的社會相比至少落後10年。當外面的小朋友開始玩任天堂遊戲機時,他們鄉下的大部分小孩都還在玩著最為原始的兒童遊戲。大人們組織民兵訓練,山溝裡槍聲陣陣。民兵們打完槍過後,便是小楊二這一幫穿著哥哥姐姐衣服破鞋的小孩們衝上去,在泥土中挖子彈頭的時候,如果能再撿到子彈殼,和彈頭配成一個完整的子彈,那是最讓人最快樂的事了。由於東西很珍惜,於是在孩子們中“贏子彈殼”的遊戲便應運而生了。玩法是:將你手中帶彈頭的子彈扔出去,讓對手用其手中的彈體去擊打,不管怎樣打,只要擊中,那就贏取對方一枚子彈殼。那時小楊二木訥無比,子彈殼自然輸出去了不少。每天心痛的都在想怎樣贏回來。
小楊二家到學校如果走正道的話是需要繞很長段路,但走山上直接過去,倒是沒多遠,只是要爬山。山倒是不陡,只是原本沒有路。山上除了稀疏的高大松樹,便是一些雜草。附近農民這季節差不多都將雜草割回去當柴火了,所以就算沒有路也算好走,清靜。一天,小楊二在低頭走的時候想起課間輸的子彈殼,心裡就憎恨自己的技術差-----打的不準。有個姓毛的同學圓腦袋,小眼睛,打的賊準!總是贏家。想到這裡,小楊二隨手撿起一塊瓦片,對著前方10米左右的松樹扔了過去。力度不夠,加上準度很差,瓦片從松樹幹右側一尺的地方飛了過去。驚飛了幾隻在松樹上吃松子的鳥兒。
“又是差點------”
“我就不信打不到。”
於是,又從地上撿起一個土塊,手上的力度加了上去。這回不錯,離擊中樹幹只差十公分了。看著明顯的進步,思路一下跳到了電視武俠劇中那些飛擲暗器的大英雄身上了。他們可是一打一個準的。小楊二一下就來了興趣,這些英雄難不成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人貴在於堅持。但這點小楊二沒有用在讀書上。課,基本上聽不懂。作業當然是一路抄過來的,但連續數月,應該說是天天上學和放學的時候,小楊二卻能堅持中遠距離擊打松樹。現在不光能做到百發百中,而且力度上也跟了上去。甚至不侷限擊打固定的樹幹了,只要在擊打範圍內的樹上歇息的小鳥,都成為了最佳的擊打目標。第一次打下小鳥,楊二是一擊致命的,撿起來回到家很向父母炫耀了一回呢!隨著技術的提高,境界也提高了,甚至再都沒想過去贏別人的子彈殼了。一直以來,只要看到地上的石子,楊二便會習慣性的撿起來朝著一個選定的目標飛擲過去,擊打固定目標能10打10中,擊打活物也到了10中9的準度。楊二高中畢業在家當宅男時就算暑期,院子周圍的樹上都沒有蟬鳴,因為楊二隨時都可能撿起一塊石子將這些知鳥、蟬什麼的擊落下來。路過的野狗也都是遠遠的繞過楊二家門口。
今天如果不是“肉肉”當他面顯露飛刀絕技,楊二根本不可能在外人面前露這手飛石技藝的。扔石頭,楊二自詡超過“水滸傳”中那個稱作“沒羽箭”的。
“肉肉”為了檢驗楊二的飛石技術,專揀那些大塊的像鉛球的石頭往高處扔,讓楊二從10米開外擊打。楊二次次都能將拋起來的大石塊擊的粉碎。“肉肉”像是撿到了寶一樣,比楊二還興奮,在回來的路上一個勁的說“你這個活兒練得絕了,太絕了。”楊二內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心想“龜兒練練啥子不好,練飛刀,想殺人嗦!”。
和“肉肉”出去練車,下午回來一般都要到下班時間了,楊二通常都是直接把車開到那家川菜館和“肉肉”隨便吃點東西。婭妹兒此時已經和楊二很熟了,每次楊二的車過來,都會看到婭妹兒從店裡面迎出來,像是正在等他們回來一樣。楊二性格豪爽,一般都是他掏腰包,當然這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每次出車,“肉肉”都要教幾手搏擊的技術給楊二,楊二對於這些實用的搏擊技巧非常喜歡,往往一學就會,並在第二天一早演習熟練。加上師父讓他練得基本功的積累,短短兩週不到的時間,楊二的搏擊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