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調各地,多掌軍權,控機要。此時紛紛聯名上書呼冤
。▊
民間百姓,早有不平之聲,此時,多有應和之說,仕林儒門,多少文章,多少詩句,公諸天下,皆言不平,清流議政說事,更為將軍元帥而抱屈。
且新君作風,雷厲風行,英明難欺。奸黨賊徒,再無半點施展詭計的機會。此事真相,清楚明白,絕無懸疑。
那風勁節當年曾富可敵國,尚能隨意散盡家財,豈有貪墨之理。
那盧東籬,舉家不過百餘兩銀,這貪墨之說,豈能服人。
其後調來定遠關所有文件,帳目,名冊,一一核對,貪墨軍餉,更不知從何道來。
冤案即已確鑿無疑,便要徹查那陷害之人了。當年凡彈劾二人的御史言官,皆被審問控罪,最終查出,幕後主使,竟是當朝九王。
適時九王勢力下的鎮江府知府蘇凌奮身出面,將歷年苦心收集的一切關於九王等人貪墨枉法欺君壓民諸般罪行,一一呈交有司。原來此人本是盧元帥之妻兄,為報至親之仇,忍辱負重,自居虎狼之窩,假做同流合汙,暗中把一切違法之事看在眼中,悄悄蒐集證據,到此時機,方公示於天下,叫滿朝官員,舉國百姓,看看九王一黨斑斑罪行。
鐵證如山,九王一黨陷害忠良,欺壓百姓。玷汙國法,甚至私謀叛逆,不出十天,有司已訂出二十餘條大罪,條條可誅九族。
民間呼殺九王之聲不絕,軍中呼滅九王之聲不止。朝中也再無一人敢說九王半句好話。適時九王偏偏沉疾不起,無力應對,在新君當機立斷地雷霆手段下。幾十年盤根錯節的勢力,終於冰消雪融。
九王於病榻上吐血而死。王子郡主們,因是皇家血脈,特加恩典,永囚宮禁之內。其餘屬官黨羽,大多財產抄沒。妻兒同罪。
九王權傾天下幾十年,如今一朝大樹倒下,牽連之眾之廣,前後竟有二十餘萬人獲罪
唯有蘇凌,立下如許大功,且又有為英雄報仇而忍辱的義行,不但民間一片溢美之聲,新君亦大加讚賞,官升數級,直入中樞。參議朝政。
新君又為冤死的盧元帥風將軍正式平反,親自素衣白袍。拈香敬拜。為他們移棺厚葬,大加追封。可惜風將軍並無親眷可承聖恩。只有盧蘇兩家,得沐君恩,新君封了兩家年青一代後輩二十餘人大小官職,兩家長者,亦加了厚恩虛銜。
而君恩浩蕩,又憐盧夫人孤苦,乃賜封當朝一品誥命,年幼的盧公子。亦已有了六品將軍的功名在身,隨著公子長大。升官進爵,多加恩遇,想來都是不會少的。
聖上還唯恐細心周到處不足,又賜一座宏大元帥府,以為盧夫人安享榮封之所。
天下百姓,何人不稱聖明,蘇盧二家,又有誰能不感佩莫名。
至此,這樁冤案方才塵埃落地,果然是善惡到頭終有報,英雄義士終得昭雪,奸惡小人,必受天罰。
而民間甚至已經有人開始為盧元帥,風將軍建碑立廟。而為這個故事編寫的評書,彈詞,和戲文更是數不勝數。
大家看煩了老戲,有這樣精彩地新鮮戲文演出來,走到哪裡,都是叫好聲不絕,歡呼聲不止。
而看戲過程中,大家嘆過罵過恨過鬧過,到最後,也會心滿意足地為這天理迴圈,報應不爽的結局而感到滿足。
他們的皇帝永遠是聖明仁慈的,就算被奸人矇騙那也是一時的。忠臣義士雖然受了委屈遭了難,總會昭雪的。壞人肯定是要原形畢露地,忠臣的老婆兒子就算當了孤兒寡婦,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就是忠臣的家人親戚們,也一樣會永沐皇恩的。
啊,這個世界真是美好啊,我們的皇帝真是聖明仁慈啊。我們真是些幸福的老百姓啊。
於是,大家歡笑著,談天說地,磕著瓜子,喝著酒,看著戲臺上,那忠臣義士,生死決別,血濺天地。
第四部 風中勁節
第八十五章醒來
沉眠並不讓人感覺舒適,夢境中似乎也有著無止。識海中的一切都是紛亂的,黑暗的最深處,那極遠極淡的光芒總是難以追尋,於是那漸行漸遠的身影,便也無法捕捉,不能深憶。
睜開眼的一瞬,思緒有些淡淡的恍惚,人生若夢,夢如人生,在夢裡有什麼悲歡離合,貪嗔愛恨,在這一刻,都應當遙遙遠去,為何那種淡然悵惘和一絲斬不斷的牽掛卻似猶在心頭。
風勁節在醒來後,怔怔地躺了一會兒,伸手摸著直到現在,依舊恍然懷疑還在痛楚的脖子,良久才莫名地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