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偏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一直受挫導致的逆反心理,林鳳麟竟然不再滿足於只在學校內部表演,花了重金聯絡了一家戲院,把表演的舞臺搬到了真正的戲院。甚至還在報紙上登了大幅的廣告為演出造勢。
好玩的是,《日出》跟《日落》的廣告竟然挨在了一起,還沒開演,便在報紙上打起了擂臺。
一邊是進步學生,一邊是當紅歌星。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兩撥人竟然被硬湊到了一起。
《日出》的演員都是些普通的學生,但因為大學生的身份,跟林鳳麟的名氣,倒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日落》這邊雖然編劇子不語沒什麼名氣,但勝在演員都是百樂門的紅歌星,同樣也吸引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兩部話劇的關注度竟然不相上下。關注度雖然不相上下,但觀眾的期待度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一邊是已經成名的作家,一邊是名不見經傳的小編劇。一邊是身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一邊卻是自甘墮落的歌女。兩邊的格調就先不一樣了。雖然全明星成名以來,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但這個時代的人終究還是無法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身為歌女的她們。
話劇在這個時代是文明戲,是高貴的舶來品。在不少人眼裡,當然是進步的大學生更能展現出這種藝術形式的魅力。
雖然兩邊的關注度差不多,但評論的風向卻完全是一邊倒的支援林鳳麟。
“當然支援《日出》啊,因為是林先生的作品啊,林先生什麼時候讓我們失望過?”
“子不語?子不語是誰啊?哦,想起來了,曾經在《小說月刊》發表過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講一個人既是自己的父親又是自己的母親,反正特別混亂,當時看得我頭都炸了……沒興趣,我還是去看林鳳麟先生的《日出》吧!”
“《日落》?一幫剛剛成名的小歌女弄出來的東西,譁眾取寵罷了。上一次她們找了蘇東坡幫忙造勢,這一次她們準備找誰?李白,還是杜甫?”
甚至有人僅憑名字就給《日落》判了死刑:“《日出》,多麼朝氣蓬勃的名字啊,《日落》,一看就暮氣沉沉,透著一股醉生夢死的腐朽氣息。要看當然去看《日出》啊!”
……
看完某家小報做的小調查,陸秀只是不置可否地撇了撇嘴。這樣的調查就像是電影還沒開播前,拿一部有巨星加盟的片子,去跟小成本影片比觀眾期待度一樣,不用看,就知道結果會是怎樣。
陸秀根本沒受到絲毫影響,但看到一面倒的負面評論,全明星的姑娘們卻沒辦法不受到影響。她們是新人,從來沒有演過話劇,原本心裡就在不停打鼓,這樣的評論讓她們原本就不安的心情越發的忐忑了起來。
話劇不是電影,拍完就結束了,演員的臨場狀態會影響到整個表演的效果。看到姑娘們一個個都信心不足的模樣,連原本信心滿滿的陸秀也跟著忐忑了起來。
兩部話劇的票房果然如那家報紙的調查中那樣,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日出》一票難求,黃牛票價都快貴到天上了,《日落》卻鮮有人問津,有也是全明星的死忠粉絲,純粹只是為了看美女而買的票。雖然早料到了這個結果,陸秀還是忍不住一陣失落。她沒敢把這個結果告訴姑娘們,不然,士氣肯定更加低落。
為了幫助姑娘們調整狀態,開場前一天晚上,她帶著姑娘們一起站到了東方大劇院的舞臺上。她原本有衝動告訴她們自己的事情,想想還是算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不要在意臺下的反應,記住,你們不是為觀眾在演,而是為你們自己在演。觀眾不喜歡沒關係,只要對得起你們自己這一個月的努力就足夠了。”
“如果緊張,就回憶一下這一個月裡那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如果你們這麼努力都不能成功,那麼這世上還有誰配成功?”
……
她只能儘可能的給她們加油打氣,至於她們能夠聽進去多少,那就只有聽天由命了。
不管期待也好,恐懼也罷,《日出》跟《日落》演出的日子終於還是到了。
第56章 (二更)
雖然《日落》的票房遭遇滑鐵盧,但當天晚上東方大劇院卻是全場爆滿。害怕影響姑娘們的情緒,也為了給《日落》造勢,陸秀土豪地包圓了剩下的所有門票,找了一幫賣報的小孩子,免費發給了工薪階層的普通市民,每戶兩張。
贈票的目標人群是她精心挑選過的,既不會對贈票不屑一顧,又有足夠的空閒時間來看這樣一場演出。就憑國人愛貪小便宜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