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部分

敲響登聞鼓,並不是無人含冤。

而是,面聖訴冤,是需要闖過三關的。

這三關,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如此設定並不是為難申冤者,是為了彰顯皇權,畢竟皇帝治理朝政,手下有無數朝臣,百姓申冤有很多路子,除非申冤無門,又實在冤的天理難容,才值得、承受三關之苦,再達天聽。

“福遠,你說什麼?”軒轅承天額頭青筋突突直跳,就算他覺得挺無聊,也不會想聽登聞鼓響。

登聞鼓響,表示有滔天巨案。

但凡無處申訴的滔天巨案,不用想都知道,案件背後肯定牽扯出很多朝中官員,且該是一般人動不了的重臣。

“皇上,是登聞鼓,有人擂鼓鳴冤!”慕雲騰聲音鏗鏘,右相也出列附和:“確實是登聞鼓!”

軒轅承天憤怒,將大殿內眾朝臣一一掃視,心中暗罵:這幫不省心的,揹著他都做了什麼,招惹如此大的麻煩。

天昭國傳承至今,偏輪到他手裡出了這種事,這不明擺著表示,軒轅承天治國無方,有冤情無處申?

“來人,去準備!”軒轅承天有些牙癢癢的喝道。

所謂的準備,正是擂鼓人需要闖過的三關。

第一關,破碎瓦礫鋪成的路,赤紅炭火隨後延展,鳴冤人需赤腳踩過,方算過關。

瓦礫屬意為刀,炭火用意在火,合在一起,是刀山火海。這一關考驗的是鳴冤人的勇氣。

第二關,需從數名內監的胯下爬過去。

內監是無根之人,無根之人的胯下,那是極辱。這一關,考驗的是人的決心。

第三關,百米宮衛組成的棍棒相加。

鳴冤人從承受第一棍開始,便會承受密集的棍棒雨,直到走出百米範圍,這一關考驗的是耐力。

總之,無論是三關中的哪一關,究其根本,都是極大的考驗。

只有能承受的住,才有資格站在大殿之上,向皇帝鳴冤。

蘇孝文雙手捧著父親的牌位,牌位用黑紗蓋著。

他踩著瓦礫,腳一踩下去、腳底就見了血,他好像沒有知覺,一步步繼續前進,腳底的傷口越來越嚴重,卻在接觸到炭火,發出滋滋的聲音後,漸漸止了血。

只是那腳底的傷口越發恐怖猙獰。

即使如此,蘇孝文過刀山火海的速度也不慢,他僅用了一盞茶的時間,就走了過去。

慕清秋說,人的面板接觸瓦礫與炭火的時間越短,受到的傷害越少,要是想降低刀上火海對他的傷害,就必須快速穿行。

面聖鳴冤,是他們唯一的路,因為只有將此事鬧的世人皆知,才可能讓皇帝認錯,給蘇門翻案。

當初得知敲響登聞鼓後的變態三關時,慕清秋真想把登聞鼓給砸了。

第一關闖過來了,蘇孝文手捧牌位冷著臉,漸漸靠近數名內監,那些內監均已挽起衣襬、跨開了腿,稀鬆的排列成一條胯下通道,等著蘇孝文屈膝爬行。

這是何等恥辱,蘇孝文怎麼可能乖乖照做。

可是規矩就是如此,原本此等恥辱避無可避,但是慕清秋、慕雲騰等人事先商量對策時,慕清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闖三關的規矩雖然有規定,但是有一點,天昭建國以來,蘇孝文是第一個擂鼓之人,且三關形式借鑑了歷朝歷代。

如此一來,就有空子可鑽了。

皇權是什麼,那是至高無上的,每一朝天子,都希望自己的朝代是歷史之最、能永垂不朽,每一朝天子,也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至尊帝王。

既然如此,那就讓蘇孝文給皇帝戴戴高帽好了。

蘇孝文初聽慕清秋的建議時,覺得怪誕,感覺是藐視皇權,可是到了此刻,看到一眾撩起衣襬,給他搭建的胯下通道,蘇孝文心中憤怒騰然而起,他抬腳就踹。

十來個內監,完全沒想到會遭遇如此,分分鐘就被蘇孝文踹翻在地。

等禁衛軍回過神想要制止時,蘇孝文已經大大方方的走過了第二關。

禁衛軍攔著不讓再走,蘇孝文字正腔圓的質問:“這規矩是從何而來?我天昭國的子民沒有胯下穿行的必要。只有那些自取其辱之人,才會將子民當兒戲。”

這話雖然有些踩低歷史的因素,但卻壯了同為天昭子民的禁衛軍們的心坎。

……貌似蘇孝文說的挺有道理?!

不過他們是守護皇宮的禁衛軍,可不會為了自己的心生惻隱就手下留情,放明顯違規的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