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心中好笑,這些人還都是演技派,明明知道雙方是友非敵,偏偏在這繞來繞去,最後還不是要靠拳頭解決問題,枯榮、本因這些人明明已經準備好大戰了還在這裝模作樣。不過事不關己,王烈只當看戲。
鳩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誇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國師,於大理段氏無親無故,吐蕃大理兩國,亦無親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親取,由小僧代勞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無悔。小僧對慕容先生既有此約,決計不能食言。”
說著雙手輕輕擊了三掌。門外兩名漢子抬了一隻檀木箱子進來,放在地下。鳩摩智袍袖一拂,箱蓋無風自開,只見裡面是一隻燦然生光的黃金小箱。鳩摩智俯身取出金箱,託在手中。
鳩摩智揭開金箱箱蓋,取出來的竟是三本舊冊。他隨手翻動,本因等瞥眼瞧去,見冊中有圖有文,都是原墨所書。
大輪明王垂首道:“這三卷武功訣要,乃慕容先生手書,闡述少林派七十二門絕技的要旨、練法,以及破解之道。”
只聽鳩摩智續道:“慕容先生將此三卷奇書賜贈,小僧披閱鑽研之下,獲益良多。現願將這三卷奇書,與貴寺交換六脈神劍寶經。若蒙眾位大師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諾,實是感激不盡。”
本因方丈默然不語,心想:“這三卷書中所記,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門絕技,那麼本寺得此書後,武學上不但可與少林並駕齊驅,抑且更有勝過。蓋天龍寺通悉少林絕技,本寺的絕技少林卻無法知曉。”
王烈自然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少林七十二絕技要是這麼容易學全,那少林早就不復存在了,沒有小無相功,要想一一學會七十二門絕技,幾乎是不可能的,鳩摩智這是畫個大餅給本因他們看,還說得這幾個本字輩的高僧心動了。看到這種情景王烈不禁搖頭,如此心智,如何能成為高手,也難怪他們坐擁六脈神劍多年還是沒有人練成過。
只聽鳩摩智道:“貴寺賜予寶經之時,儘可自留副本,眾大師嘉惠小僧,澤及白骨,自身並無所損,一也。小僧拜領後立即固封,決不私窺,親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貴寺高藝決不致因此而流傳於外,二也。貴寺眾大師武學淵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絕技確有獨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三項指法,與貴派一陽指頗有相互印證之功,三也。”
鳩摩智還擔心他的話沒有說服力,又施展了‘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他一出手,王烈就看出來鳩摩智的武功還算不錯,已經跨過了絕頂高手的門檻,當然只能算是最初級的絕頂高手,論真實功力應該和枯榮差不多,但是真打起來恐怕枯榮不是他的對手,畢竟枯榮年老體衰,所擅長的又不是爭鬥之法。
本因、本觀、本相、本參四僧見了鳩摩智獻演三種指力,都不禁怦然心動,知道三卷奇書中所載,確是名聞天下的少林七十二門絕技,是否要將‘六脈神劍’的圖譜另錄副本與之交換,確是大費躊躇。
本因道:“師叔,明王遠來,其意甚誠。咱們該當如何應接,請師叔見示。”(未完待續。。)
第一二一章 鬥劍
枯榮大師道:“本因,咱們練功習藝,所為何來?”
本因沒料到師叔竟會如此詢問,微微一愕,答道:“為的是弘法護國。”
枯榮大師道:“外魔來時,若是吾等道淺,難用佛法點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該用何種功夫?”
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當用一陽指。”
枯榮大師部道:“你在一陽指上的修為,已到了第幾品境界?”
本因額頭出汗,答道:“弟子根鈍,又兼未能精進,只修得到第四品。”
枯榮大師再問:“以你所見,大理段氏的一陽指與少林牛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三項指法相較,孰優孰劣?”
本因道:“指法無優劣,功力有高下。”
枯榮大師道:“不錯。咱們的一陽指若能練到第一品,那便如何?”
本因道:“淵深難測,弟子不敢妄說。”
枯榮道:“倘若你再活一百風,能練到第幾品?”
本因額上汗水涔涔而下,顫聲道:“弟子不知。”
枯榮道:“能修到第一品麼?”
本因道:“決計不能。”枯榮大師就此不再說話。
本因道:“師叔指點甚是,咱們自己的一陽指尚自修習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學奇經作甚?明王遠來辛苦,待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