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她是那種相信正義萬歲、一心為了他人幸福和天下太平犧牲小我的人,那麼本故事就該改寫成“偉大的女勇者伊莉安娜為了無上的正義和純潔的友情、無私地率領同伴殺入魔城救出蕾娜絲公主,並在最後用自己的生命光輝喚醒了墮入魔道的年輕皇帝屋大維,最後在民眾的號泣中結束短暫而光榮的一生……”。
如果伊莉安娜是那樣的人,修依會更敬佩她、但不會像現在這樣留在她身邊。伊莉安娜之所以是伊莉安娜,就因為“皆聖皆魔”的複雜個性,而一個“完美的聖人”在修依看來與一個“徹底的惡魔”並沒有什麼區別。
以上的共同宣言,在條頓帝國和凡迪崗教廷等勢力陣營中、或多或少地起到了起碼是“鬆動”的影響作用。起碼,自由城邦同盟等抵抗勢力在輿論形勢上給予了敵方陣營一記影響深遠的痛擊。
不過,很現實地是,目前的戰略形勢對伊莉安娜他們相當的不利。
東新羅馬帝國皇帝“慾望之戰神”安東尼有能力、有野心、有勢力,但運勢實在差強人意。先是和兩個比他小了整整一輩的後起之秀(伊莉安娜和屋大維)三分新羅馬天下,屈就“後新羅馬三巨頭”之一,這對傲氣雄心的安東尼來說已是不小的打擊。而後,由於顧忌屋大維這個拼命愣頭青,安東尼有些“隱忍”過頭,而不“隱忍”的時候出兵征伐又總是先贏後輸,到頭來元氣大傷。
伊莉安娜率十萬鐵騎橫掃西西里亞的那段時期,主動把自己打下的西新羅馬地盤讓給安東尼,這種戰略膽識和眼光讓安東尼在內心深處只感到“後生可畏”。換成其,肯定能想出這種戰略、但卻不一定有進行這種“豪賭”的決斷力。或者說當上皇帝后,昔日的新羅馬共和國大元帥有點太愛惜羽毛了。
雖然有點像是在放馬後炮,很多後世戰略家還是認為在一些關鍵性戰役中——比如東新羅馬討逆軍與葬送傭兵團的那場仗、還有後來聯軍決戰西新羅馬帝國的大戰役,有著魔神之超常世力量和高深指揮能力的安東尼不應坐守東新羅馬帝都愷撒城。如果那兩場戰役中,安東尼坐鎮前線,恐怕歷史會從此改寫。至少,眼下歸屬自由城邦同盟的那些西新羅馬地盤也許會改姓了。
可是歷史是沒得改寫的,除非在那種隨便白痴都可以修真成仙的重生小說裡。
東新羅馬帝國在再次南下猛攻的條頓帝國軍勢下,只剩下帝都愷撒城及周邊幾個要塞據點。安東尼只好死頂,不過其相信、伊莉安娜一定會來救援。唇亡齒寒,銀髮少女總帥沒理由不懂這麼簡單的道理。如果東新羅馬帝國一倒、其帝都愷撒城一破,那麼自由城邦同盟的側翼就全部暴露在了條頓帝國軍勢的面前。
此時,蕾娜絲公主還在西西里亞王國滿含悲痛地與父王的大軍苦苦僵持,能把這路敵人拖在西西里亞王國就很不錯了,根本無法抽身率軍來支援自由城邦同盟。對於她,伊莉安娜眼下只能指望她振作一點、自己照顧好自己。
而在已滅亡的西新羅馬地區,半塌了的首都芬莉爾城已被破棄,願意投靠同盟的西新羅馬軍民被收容或整編,還沒被戰火摧毀的土地大多被同盟接收,但仍然有一塊毒瘤般的地方——被稱為“黑暗詛咒之地”的卡斯特瓦尼亞城邦死死地卡在其中。卡斯特瓦尼亞城邦的統治者、“吸血王”德卡蘭亞伯爵是蠅王麾下的頂級惡魔使徒,不清除這個麻煩那麼以這地方為中心的方圓一大片地域都不得安寧。對此,希萌和伯爵之子亞蘭卡德已向伊莉安娜請命交給他們來解決。伊莉安娜相信他們能夠靠自己了結這段血之恩怨,但問題這不是玩遊戲,一兩個勇者就能闖進惡魔城堡噼裡啪啦一頓痛扁掃平德卡蘭亞伯爵和其不死大軍。希萌和亞蘭卡德至少要帶上神官騎士和僧侶戰士、以及由死靈魔法召喚出來的不死軍團。這也間接減弱了原本就不充足的自由城邦同盟軍兵力。
“我們不得不支援東新羅馬帝國,否則,我同盟的門戶就等於大開了。”
卡爾瑪、斯巴達克思、西羅克等人雖都不太樂意,卻幾乎一致認為在此關鍵時刻不能坐視東新羅馬帝國就此完蛋——因為那樣,自由城邦同盟的喪鐘也將敲響。
“那麼,你們估計,我那位可愛的遠房叔父安東尼的東新羅馬帝國還能撐多久?”
同盟首都龐貝城的總帥府中,大小姐總帥一邊搖晃著茶杯、一邊詢問眾同伴。她杯中的飲料是茶、本地特產的極品紅茶,配在從東方大陸華夏帝國進口的雪白瓷杯中,顯得特別紅,像血。
修依看著伊莉安娜品茶的雅態,突然莫名其妙地想到一句話——美人嗜血。
懶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