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協作。他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顯然是久經訓練且對敵經驗極為豐富的。
我想起我在殿試上提出的關於邊關和京畿守軍換防的提議,這樣看來顯然是不合實際的,京畿守軍如果換防到這裡,估計就只有乾瞪眼的份了,想到此我向周圍看了看,不禁嘆了口氣,本來我是有八名侍衛親隨的,他們換成兩班守在我身邊,也就是隨時應該有四人在我身邊護衛著的,但此時我卻一個也看不著了,八成是剛才那番慌亂中自顧的躲到哪去了,我心裡暗罵了一句:沒用的東西。他們隸屬於禁衛軍,但沒禁衛軍的家世風光,本來跟了我來邊關,理論上應該是可以撈點油水的,可我偏偏又是個一毛不拔的,所以這些日子來,我已是頗不受待見了。
還好魯寧走時叫上了這個把總守著我。此時我身邊這二十來個,把我護衛在中間的兵勇,估計都是擋在我身前的這位把總的手下。
滑翔翼部隊已飛臨我們頭頂上空,隨著巨大陰影的臨近,箭矢如雨點般砸了下來。在第一輪箭雨來臨之前,火弩兵已在號角聲的指揮下,迅速遁入臨近的掩體中,換上弓弩手、盾牌手上場。依然是三位一體的設定,裝箭、射擊……盾牌掩護,各司其職,不同的是,他們每三個小組又組成一個小隊,每個小隊的三個小組之間互相協調掩護,然後每三個小隊又組成更大的一個戰鬥團隊,負責一個區域的防守。這樣的佈局,使得數萬守軍結成一個嚴密的防禦網,回擊來自上空的攻擊,這個巨網幾乎是天衣無縫的。
我一邊看著一邊感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戎狄人發展出了配和騎兵作戰的空中力量,天語這邊也發明了火弩和嚴密的防禦隊形與其對抗,但可惜的是在地對空的攻防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