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見狀,急忙撥馬下橋逃走。
麴義率軍直衝後軍,正好碰上趙雲。
趙雲挺槍躍馬,迎戰麴義。
二人交戰不過數合,趙雲便一槍刺死麴義於馬下。
隨後,趙雲一騎殺入袁紹軍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公孫瓚見狀,率軍殺回,袁紹軍頓時大敗。
話說袁紹此前命探馬觀察戰況,探馬回來報告麴義已斬將奪旗,追擊公孫瓚敗軍,因此袁紹放鬆警惕,未作防備,便與田豐率領數百名持戟的親兵及數十名弓箭手騎馬出陣觀戰。
袁紹看著戰局大笑道:
“公孫瓚真是個無能之輩!”
話音未落,趙雲已衝至袁紹面前。
袁紹的弓箭手急忙準備射箭,趙雲揮槍連刺數人,其餘士兵四散而逃。
緊接著,公孫瓚軍從後面包圍了袁紹一行。
田豐驚慌,對袁紹說:
“主公還是到那空牆裡暫時避一避吧!”
袁紹將頭盔摔在地上,大聲說道:
“大丈夫願意在陣前戰死,豈能躲在牆內苟且偷生!”
袁紹手下軍士聽了,齊心死戰,趙雲未能衝破重圍。
而此時袁紹的大隊人馬趕到,顏良也率軍增援,兩路夾擊。
趙雲護著公孫瓚衝殺出重圍,退回到界橋。
袁紹趁勢揮軍猛追,許多公孫瓚計程車兵被趕入河中溺死,死傷不計其數。
袁紹親自領軍追擊,至五里之外,忽然聽見山後喊聲震天。
只見山坡後轉出一支軍隊,為首三員大將,正是劉備、關羽、張飛。
他們因在平原得知公孫瓚與袁紹交戰,特地前來助戰。
三人騎著三匹馬,手持三般兵器,飛速殺到,直取袁紹。袁紹被嚇得魂飛魄散,手中寶刀跌落地上,急忙撥轉馬頭逃走。
袁紹軍拼死救護主將撤回橋頭,而公孫瓚則趁機收兵回營。
劉備、關羽、張飛與公孫瓚會合後寒暄問候,公孫瓚感慨道:
“若非玄德遠來相助,我幾乎狼狽至極!”
隨後引趙雲與劉備相見,劉備對趙雲十分敬重,甚至生出愛才不捨之心。
再說袁紹戰敗後,龜縮營中,不敢再出。
兩軍僵持了一個多月,有人將此事上報給董卓。
李儒對董卓說道:
“袁紹與公孫瓚皆是當今的豪傑,如今在磐河廝殺不休,您可以假借天子的名義,派人前去調解。”
“二人若感念您的恩德,必會歸順於您這位太師。”
董卓聽後說道:
“好,就按你說的辦!”
次日,董卓派太傅馬日和太僕趙岐攜帶詔書前往河北調停袁紹與公孫瓚的爭鬥。
二人到達後,袁紹親自帶人前去百里外迎接,行禮拜受詔書。
次日,兩人又到公孫瓚營中宣讀詔書。
公孫瓚於是派使者送信給袁紹,與其講和。
調停結束後,二人返回京城覆命。
公孫瓚隨即撤兵,並上表推薦劉備為平原相。
劉備臨別時與趙雲執手相握,二人都流下淚來,依依不捨。
趙雲嘆息道:
“我先前誤以為公孫瓚是英雄,如今看來,他與袁紹不過是一路貨色!”
劉備勸慰道:
“君且暫時委屈自己侍奉他,日後自有再見之時。”
說罷,二人灑淚分別。
卻說袁術在南陽聽聞袁紹新佔冀州,於是派人前去索要千匹戰馬。
袁紹拒絕,袁術因此大怒,兩兄弟從此不和。
袁術又派人到荊州向劉表借糧二十萬石,劉表也未答應。
袁術懷恨在心,暗中派人送信給孫堅,鼓動他攻打劉表。信中寫道:
“前些時候,劉表截斷您的歸路,其實是我兄長袁紹的計謀。”
“如今袁紹又與劉表私下商議,準備襲擊江東。”
“將軍可速起兵攻打劉表,我會助您討伐袁紹,這樣兩仇皆可得報。”
“您取荊州,我取冀州,務必不要錯過時機!”
孫堅看罷信後憤然說道:
“劉表實在可惡!”
“他昔日阻我歸路,如今不趁機報仇,更待何時!”
於是召集程普、黃蓋、韓當等人商議。
程普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