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3部分

0萬美軍消耗三個月的戰略物資,以及大批的盟軍裝備,都成了華夏的勝利品。讓後方的補給運輸鬆了口氣。甚至能結餘出一些和土耳其上下搜刮到的物資。一起送行中東的戰場。

此時的阿拉伯半島也大半落入華夏之手。

華夏軍隊並沒有向麥加、麥地那等敏感地區出兵,而是直接在南北兩端進軍。

有神月國的領路,南端的安曼和葉門都是輕鬆拿下。

只有北邊的蘇伊士運河防線,華夏軍隊遇到了盟軍的頑強抵抗。

華夏軍隊缺少足夠的海軍支援,若不是空中戰機的支援,在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的攻擊下,可能會損失很大。

但當華夏的戰機從土耳其等地不斷抽調來後。越來越強的空中力量徹底壓倒了英國人,並炸得英國人的戰艦也不敢輕易跑來後,跨過蘇伊士運河已經是早晚的事情了。

但華夏第一支踏入非洲的軍隊卻不是在這裡。

德國人很痛快的交出了北非的大部分勢力範圍。

在華夏軍隊停在歐洲門口後,歐洲的事情只能德國人自己來抗。

顯然德國人有些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美國人的實力。

德**隊原來訓練有素的那批十萬老兵也凋零的差不多了,目前德**隊雖然人數依舊保持著五百多萬。但新兵居多,為了應對前線的危機,訓練極少。而美**隊在實戰的磨礪中,已經有一批批的老兵成長了起來,加上美國人的工業底蘊支援,對德國人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

當華夏在黑海海峽邊上停住腳步,其他國家怎麼會猜不出什麼意思?更是集中起了兵力,趁機先向德國人捏去。

4月份。盟軍和德國人在歐洲打得火熱。

在德國人緩過了一口氣後。雖然在各條戰線上能堅守住不退,但人員的損失數量卻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雖然不斷從國內抽調年齡限制放開的新兵補充。但這些連訓練都不完整的新兵,比起那些老兵的戰鬥力差遠了。

於是,德國人開始放棄一些外部地區,專心於歐洲的利益。

北非軍團頂著一個巴格達條約,也在撤併的行列中,乾淨利落的撤離殘存的主力了。

隨著美軍的加入,盟軍在地中海周邊包括在海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使得北非軍團不斷的縮守。在隆美爾調會本土後,不斷被盟軍打壓的德意北非軍團只剩下了不足十萬人,縮守在利比亞,連埃及的領土絕大部分都丟了。

無力顧及的德國人也一直想甩掉這個雞肋,還特地通知了華夏一下,催促華夏軍隊儘快來接收敘利亞的防線。

孟享也自然看出其中被德國人利用的一方面,但敘利亞地區及早到手,也方便進一步的行動。

在美軍艦隊越來越多進入地中海的情況下,海上的運輸越來越不安全,連德國人的撤離都是一個大麻煩。

這個時候,華夏和德意聯合了起來,靠著德國艦隊和潛艇以及大量華夏戰機的護航,才完成了這次交接。

4萬德軍和2萬意軍撤離,3萬華夏軍隊搭乘著德國人的運兵船,首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從土耳其和中東等地不斷飛起的華夏戰機群在地中海的呼嘯,讓把空中主力集中向歐洲和德國人拼殺的盟軍偷襲機會並不多。

整個過程除了沉了2艘運兵船,死傷了一千多名德意軍隊外,華夏的軍隊在運輸途中只傷亡了八十多人。

但盟軍卻在陸地上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試圖趁亂把利比亞的局面控制。

留下了的3萬多義大利軍不堪一擊,若不是德國人留下了六千多名德軍,華夏的空降部隊又及時空降一些要塞之地,說不定華夏接受到手的只會是沿海的幾個港口城市。

即使如此,一萬多名空降部隊拖著3萬並不怎麼情願合作的義大利軍隊,也難以抵抗16萬盟軍從兩側發動的進攻。小半利比亞被盟軍佔領,甚至還在繼續挺進。

若不是利比亞分基地的支撐,即使到了港口的3萬華夏軍隊都投進去,也討不了多少便宜。

一個當地的氣候,就先讓華夏軍隊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還有那些不熟悉的周圍地理,即使有六千德軍幫著交接,也難以一時摸透。

使得利比亞戰場,華夏軍隊從沒有過的被動。

但這一切隨著華夏大軍在4月底突破了蘇伊士運河的防線後,得到了明顯改善。

4月底,20萬華夏大軍擊潰了12萬盟軍守衛的蘇伊士防線,正式跨過了蘇伊士運河,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