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的三到五倍。即使拿著這些武器,南方政府也不可能對那些軍…火…商的母國造成任何威脅。
這些B市人多是被宰的物件,洋工廠一邊賺著他們的錢,一邊鄙視著他們。這些,他們不是不知道,卻無能為力。
先時他們見顧氏工廠要價只有洋工廠的一半,且連秦老都在工廠那兒下了訂單,便也起了心思,跟風在顧氏工廠下了訂單。後來,簽訂合同的時候,他們見顧氏工廠拿出的樣品效能十分優越,絲毫不遜於洋工廠的產品,說實話,心中也是鬆了口氣的。
若顧氏工廠當真有這個能耐,且要價一直這麼公道的話,他們日後能夠節約一大筆成本不說,還能不必再看洋工廠的臉色。
後來,留言乍起,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一夜之間,所有人都在質疑顧氏工廠產品的質量。因為對顧氏工廠還沒有足夠的信任,所以他們的信任也輕而易舉地被動搖了。
況且,民族工廠所生產的產品不如洋工廠,這個觀念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他們覺得,顧氏工廠的產品不可能比洋工廠生產出來的更好,如果更好,只能說明,那些產品不是出自顧氏工廠。所以,他們相信了洋工廠編造的留言,認為顧氏工廠用從美國買來的產品欺騙了秦老。
然而,昨日的比試,顧氏工廠當著眾人的面,粉碎了他們一直以來根深蒂固的概念。他們不僅明白了顧氏工廠在政府、在秦老心中的分量,也看清楚了顧氏工廠真正的實力。他們更加清楚,作為工業圈中的人,與顧氏工廠打好關係,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
在顧氏工廠還沒有確定其固定合作伙伴的時候,誰能搶先與顧氏工廠建交,誰就能取得先機!
驟然崛起的顧氏工廠就像一陣颶風一般,在B市工業圈引起了一陣巨浪。
作為顧氏工廠的東家,以及此次比試總攬全域性的人,顧舒晗見了報。柏總理、秦老等人發了話,讚揚顧舒晗是“優秀的民族實業家”,報紙上也對顧舒晗評價甚高,稱其為“華國工業的希望”。
還有一個人,出現在了與顧舒晗相同的版面,那便是在顧氏工廠與洋工廠之爭中為洋工廠出力頗多的顧政鴻。不同於顧舒晗如今的眾口交贊,顧政鴻如今可謂聲名狼藉。
他不顧實情,讓名下的報社發表言論攻訐自己的女兒,為洋工廠造勢,讓眾人鄙夷。
B市影響力最大的報紙稱他“不僅沒有敬業之心,也毫無慈父之心,更不是一個合格的華人”,將他釘在了惟利是圖、崇洋媚外的恥辱柱上。一時之間,顧政鴻就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一些激…進的愛國分子甚至堵到了顧府門口。
沒辦法,誰讓顧先生也是個社交名人呢,想要找到顧府,真是再容易不過了。
聽說許儷平這兩天連門也不敢出,就怕被砸臭雞蛋。至於顧政鴻,最近已是忙得焦頭爛額,無暇顧忌這些“小事”了。因為他的個人名聲最近太臭,很多已經與他簽訂了協議的合作伙伴紛紛要求解除合約。供貨商不願意再向顧政鴻供貨,人們也不願意再到“洋人的狗腿子”的店裡買東西,反正又不是隻有他家才有這些東西賣,去別家也是一樣的。
看著自家店鋪的生意每況愈下,顧政鴻簡直愁白了頭髮。眼看著店鋪就快要開不下去了,顧政鴻咬了咬牙,最終決定降價。他這一舉措,倒是挽回了一些客戶,畢竟百姓雖然愛國,也是要過日子的,能省一些,自然最好不過。不過,顧政鴻因此而得罪了行業內的大多數人,那些原本還隔岸觀火的同行們毫不客氣地開始對顧政鴻落井下石,最終,顧政鴻失去了他的大半資產。
因為受到的打擊過大,顧政鴻一夜白頭。
顧舒晗曾經考慮過,是否要在這個時候發表斷絕父女關係的宣告,但是她仔細思考了一陣,最終還是作罷。
顧政鴻已經這麼慘了,這個時候,她若是發表這麼一個宣告,難免會讓一些人對顧政鴻產生同情。當今社會,即便群眾明白顧政鴻是過錯方,但倘若她這個女兒要主動與顧政鴻斷絕關係,也一定會受到詰難。
顧舒晗不是怕這些流言蜚語,而是她覺得,沒有必要為了這麼一個人,而汙了自己的名聲。
靜觀其變,才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顧政鴻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跌落谷底,日後他若是還想算計她,不用再特意進行輿論引導,民眾就會自動把他定為過錯方。
她與他是否有名義上的父女關係,實在沒有太大的區別。
只是略略思考了一陣,顧舒晗就將顧政鴻的事扔到了一邊,目前,她還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