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皇后由坤寧宮東暖閣遷至東、西六宮中的某宮居住,
是為“本宮”。
皇帝大婚也是民間的喜慶日子。冊迎皇后前後,京城及外省官民均須穿
紅戴綠、張燈結綵,以示舉國同慶。
3。皇子成婚
清皇子之妃稱“福晉”(按:清宗室之妻均稱“福晉”。福晉,滿語妻子和貴婦之意。福晉等級依其丈夫爵位、身份的高低而定。如有皇子福晉、親王福晉、郡王福晉等。又因其本身的嫡庶關係,有福晉和側福晉之分)。
皇子婚禮主要有指婚、納采(早期稱“初定”)、奉迎、合巹、朝見、歸寧等程式。指婚之日,宗人府主管大臣與皇子福晉之父至乾清門東階下,大臣宣旨:“今以某氏某女作配與皇子某為福晉”。福晉之父承旨,行三跪九叩禮謝恩。此後,皇子擇吉日、身著彩服去福晉家拜見其父母。
納采禮品由內務府派員籌備並送至福晉家,有:金約領1副、大小金簪
各3支、金珥6個、金釧4個、金衣鈕100粒、銀衣鈕200粒、製衣用貂皮
104張、制帽用貂皮3張、制被褥用狐皮250張、水獺皮7張等。此外,賜
福晉父金、銀、狐皮、貂帽、金帶、佩飾、靴襪及馬1匹;賜福晉母金珥、
狐皮袍、獺皮和馬1匹。福晉家設宴款待送禮官員。
成婚前一日,福晉家將嫁妝送到皇中預先佈置。嫁妝規格雖較皇后
入宮要低,但也奢華非常,遠非一般百姓可比。又有所謂“開箱禮”。此係
滿洲舊俗,即在嫁妝開箱之後,福晉要先向皇帝、皇后進奉衣服各9套,以
示孝敬公婆。此禮曾長期遵行。道光二年(1822年),為示“黜華崇實之意”,
清宣宗旻寧下諭禁止,此禮遂停。
婚禮這天,皇子以蟒袍、補服為吉服,先去皇太后、皇帝、皇后處依次
行禮;如果是妃嬪所出,還要再給親生母親行禮。同時,內務府大臣率屬官
20員、護軍40名至福晉家奉迎。福晉入宮後至皇與皇子行合巹禮。命
婦唱“交祝歌”、進合巹酒。飲畢,諸人皆退。是日皇張幕結綵,設宴
招待福晉父母及親族,文武二品以上大臣及命婦均須與宴祝賀。
第二天一早,皇子偕福晉依次去叩見太后、皇帝、皇后等,謂之“朝見
禮”。
婚禮後的第9天行“歸寧禮”(民間俗稱“回門”)。皇子偕福晉至福
晉家拜望福晉父母;福晉家則設宴款待一對新人。一般於午時(中午12點)
以前宴畢,皇子偕福晉還宮。至此,皇子婚禮結束。
4。公主出降
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公主出嫁又稱“出降”、“下嫁”或“厘降”;額
駙娶公主則稱“尚”某公主。因為公主是“金枝玉葉”,地位比其夫(額駙)
要高。
公主婚禮主要由指婚、納彩、出降、合巹、歸寧等禮儀組成。
指婚之日,宗人府管理大臣將所選額駙帶至乾清門東階下,宣旨:“今
以某公主擇配某人。”額駙跪拜接旨。指婚後,額駙家擇吉日向皇家行納采
禮(又稱“一九禮”)。屆時額駙送彩禮至午門外恭進。據《大清會典事例》
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前,彩禮為“馱一、馬八”;後改為“羊九
只”。納采次日,皇帝於中和殿、保和殿懸彩設宴,款待額駙及其男性族人。
額駙等先至慈寧宮外向太后行禮,再至保和殿向皇帝行禮,然後入宴。席間
演奏吉祥樂曲。宴畢,額駙等還要到皇外向皇后行禮。同日,太后在慈
寧宮宴請額駙族中女眷,皇后率皇貴妃、妃嬪等與宴。
出降前一日,內務府官員率鑾儀校抬送公主嫁妝至額駙家,額駙要率族
人於乾清門外行三跪九叩禮迎接。嫁妝送到後,由內務府管領命婦負責陳
設。隨同嫁妝送至額駙家的還有一名“試婚格格”(格格,滿語小姐之意)。
試婚格格由皇太后或皇后於宮女中選擇精明貌美者充當,任務是在公主出降
前先行與額駙同床試婚,以查驗額駙有無隱疾和性生活情況等;試婚後即遣
人將查驗結果回報宮中。如無異常,公主出降便按期舉行;反之,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