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騎兵如果配合海船的話,真是一種難於對付的作戰方法!大人,我得說您的這種作戰方式,將會使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迪亞艾丁的話使趙伏波臉上一紅,這些不過是聽馬丁告訴過他的“十六字訣”與“圍點打援”戰術的翻版。說到該佩服的人,倒不是他趙伏波,而是他的老師——馬丁。
“這些都不是我的主意,是馬丁老師教給我的本領。知道嗎,我的馬丁老師受過神喻,你看到的這些船、還有蘭博摺疊弓這些東西,都是馬丁老師設計的!”
迪亞艾丁聽著趙伏波的話,眼睛裡流露出某種希望的光芒。大概是在相像,他可以接受馬丁教誨的模樣。
“不必著急,我們打完了西線各城,回到亞丁要塞的時候,大概馬丁老師他們也就該到了,到時候你就會見到他的!”
索菲婭在一旁靜靜的聽著趙伏波他們的對話,心中對於費萊凱島上就越存在著疑惑。作為舒鈺兒的好友,作為要救父親的姑娘,她在費萊凱島上也呆了不少的時間。
只是作為島外的人,她從來沒有聽過馬丁講課。畢竟她不是費萊凱島的人,因此有一些東西不會讓她知道。也正是為此,她在島上住的時候,多數時間住在軍營裡。
2章 這有人接應
“那就是宰比德!”
宰比德位於沿著紅海的狹長、炎熱的提哈邁平原。離海岸二十五公里,而且距上高原較近,它在連線荷臺達港與塔伊茲城海拔較高的的道路邊。在更大範圍內說,它座落於亞丁~麥加的路線上,是印度與麥加間通道的一部分。
它有著近乎圓形的城牆,四角上是高聳的塔樓,城牆裡面有些什麼在船上是無法看得到,不過那種清真寺的帶尖的圓頂,遠遠的就看得到。
“或者我們應該設計誘他們出城來作戰,面對那座城市,我們進攻的話會很費力!”
說話的是阿卜杜勒。瑪提尼,他手中舉著望遠鏡,準備作戰的他已經穿上全套盔甲,說起話來的時候,因為臉甲的影響而顯得悶聲悶氣。
遠遠的目視過去,根據宰比德古城的城牆估算,它大約佔地面積估計在一平方公里左右。這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式城市。城外到處是散亂的民居,官員及軍人們,多數住在城堡之中。
與其他的軍官相比,阿卜杜勒。瑪提尼有著良好的武技以及指揮能力的培養、訓練。僅就趙伏波而言,他是一個全能型的軍官,有一天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
“大哥,我們當然要把他們誘出來在外面打。不過我們這一次採取的手段,是圍點打援。我想大家都還記得在費萊凱島上學到的江西吧,這一次我們就用用這個辦法!”
圍點打援,作為中國革命戰爭中,經常使用的戰術。很使國民黨軍隊吃過些虧,實際這種戰術是《孫子兵法》攻敵之必救的發揮光大。真要論及兵家的本領,這時世界上的各國的所謂軍事戰例,不免要失色許多。
倒不是中亞與歐人不善於作戰,只是更加依賴作戰技術,或者說實力比拼的他們,對於這種謀略上的研究,就遠不及中華民族的兵法兵們先進了。唯一可悲的是,中華民族歷代的領導者們,僅僅只著眼於中原而非放眼天下。
因為目光的侷限,所以做出來那種對內殘酷對外仁慈的愚蠢舉動。也是造就中華民族歷代、尤其是近代屈辱的根本原因。簡單一句,對異族殺得太少,對本族卻又殘酷太多。看看大航海時的荷蘭、英國、二戰的德國、今天的美國,無一不是以征服民族,而成為世界上的強者。
所以國際鬥爭上不必去講什麼假仁假義的仁慈,劍出四方對外實行掠奪、侵略政策,對內實行藏富於民之策,才是建立一個強大民族的根本手段。目光僅及於中原的,鼠目寸光者是理解不到這個問題的根本的。
馬丁曾經告訴過趙伏波,他今生的宿命。
“無論中原的人喜不喜歡,他們面對挾天下之富,帶世界之兵的王者該如何?而你要做的,恰恰是就為今天的漢人,開創一種完全不同的新的時代!劍指四方,而又藏富於民,此乃大仁也!”
距離海岸25公里的宰比德此刻並不知道,海上一隻軍隊正來劫掠整個亞丁的西線海岸城市。小艾什勒弗城主在帶領大軍離開宰比德的時候,為他的老巢佈置了多達八千人的精銳騎兵,以應付任何可能的突發事件。
原本這是一種在阿拉伯帝國的總督們,在自己出徵時常用的手段。他們往往可以使那些面對堅城,攻而不克的軍隊,受到城內與城外的兩而夾擊,並由此而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