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類?”阿桂又追問了一句。

“玉米的產量自然要高,不過……”說到這裡,何貴苦笑了一下,“有些地方推廣的似乎不太好!”

“胡說!”阿桂輕斥道,“康熙二十二年,陝西便有種植玉米之先例,乾隆三十年,朝廷更是大力推廣玉米、蕃薯,如今已歷十年有餘,怎麼還會沒有推廣?難道……是某些地方官員不盡心力?”

“中堂大人不要誤會。小的所言,並不關朝廷官員的事情。”看來這大清朝的官員實在是不怎麼樣啊!要不一提到問題,這阿桂怎麼就首先想到是官員不對勁兒呢?何貴在心裡暗暗搖了搖頭,又解釋道:“啟稟中堂大人,小的剛才所說,並不是指種植玉米、蕃薯的地方少,而是說有些地方種得不合適!”

“不合適?什麼不合適?據本官所知,陝西一帶應當極為適合栽種玉米才對!”阿桂問道。

“確實,陝西很適合種杆玉米。可是,大人您可知道,在陝西,有許多山區也在種植玉米!”何貴朝阿桂抱了抱拳,“中堂大人,玉米是莊稼,從種到收,只需要幾個月,而其根鬚較短,待到收割之後,農戶一般會將其根鬚拔出,曬乾之後充當柴草!大人您可知道,這會發生什麼事?”

“這能有什麼事?”福康安問道。他已經發現何貴有些不同尋常了!在阿桂這中堂面前侃侃而談,雖偶爾會露出點兒卑怯之色,但是,這已經比許多官員強了不少。而最重要的一點,這麼一個小小的豆油坊掌櫃,居然對一省的糧食種植頗為明瞭,而且似乎還有點兒獨到的見解……難怪阿桂會問起來沒完!這位中堂回去之後可是要去做軍機大臣的,也就是實際上的宰相。本來阿桂招何貴過來問話,也只是打算趁路過的時候瞭解一下沿途的民情民生,當年他爹傅恆也是這麼做的,事實上,就是他們不做,乾隆回去也要問一問他們沿路的民情民風。可看看現在的情況,這次問話的收穫恐怕要比想像的多。

“福將軍,陝西的土地是什麼情況您想必不太清楚!”何貴看了一眼福康安,“……那全是土,土層極厚,非常適合種植莊稼,以前,關中大地是全天下都數得著的糧倉。可數百年年,這裡卻一直是濫砍濫伐,植被被破壞的十分嚴重。再加上這裡的土質鬆散,所以,水土極易流失!沒錯,玉米極易種植,比小麥受的限制要少的多,產量又高,所以,許多地方,尤其是山區一帶,為了多弄兩畝地,乾脆將樹木雜草全都除掉,爾後改種!……三位大人,想必你們已經想到了吧?玉米成熟之後,根鬚也被拔出,結果,山上無物可抓土,那時候,大批的土壤被水一澆……千流匯聚,有很多可都流到了黃河裡面去了。甚至有的時候,水土流失,還要引起土層滑坡!……”

“你說的這些……都是聽誰說的?”跟阿桂對視了一眼,福康安突然又問道。

“這當然是我自己的論斷!”何貴瞪了一下眼睛,答道。

“真的?”

“絕無虛假!”

“好啊!”阿桂輕輕拍著大腿,站了起來,“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油坊掌櫃居然也能想到這些,真是不簡單!這份見識,恐怕就是來個兩榜進士也未必能有!……何貴,想必你讀過不少書吧?”

“這個……回大人,小的沒讀過什麼書!”何貴笑了笑。

“哦?那可就有點兒可惜了!”阿桂搖頭道。

“中堂大人過獎了!”算你這老頭兒有點兒見識,知道老子有能力,有本識,有見識,何貴心裡一喜,又笑道:“其實,小的本來倒是打算花錢捐一個八品官過過癮,不過後來想想,還是沒去……”

“……”

阿桂跟福康安面面相覷!當著三個朝廷重臣的面,這小子居然說要捐官過癮?……

第一卷 務農 第二十六章 無名武夫

更新時間:2008…6…29 19:54:48 本章字數:2640

“中堂大人,不知道小的能不能追隨您左右以供驅策?”

阿桂並沒有再問多少,不過,正當他讓人拿出賞錢,並把何貴帶出軍營的時候,何貴卻突然朝他問了這麼一句。

“追隨我?”

阿桂指著自己一陣愕然,然後,就是想笑!先前還沒看出來,沒想到眼前這個年青人還是一個人精!想來這小子剛才那不錯的表現也是有意的,估計就是為了展現一下己身的才能,而他這麼做的目的,恐怕就是為了剛才這句“追隨”。追隨自己?有意思,真有意思!真不虧這小子剛才說什麼要過一把官癮;估計就是因為聽到自己剛才那句“可惜”,以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