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的忠心?吳三桂眼珠一轉,一躬到地,壓低聲音“標下曾經聽聞大汗親自祭拜袁督師,袁督師有您這樣的知己,也可含笑九泉。”
“袁崇煥可惜了,可惜他絕世的將才。”皇太極攥緊韁繩,一手將馬鞭搭在吳三桂的肩頭,輕輕的抽打了兩下“吳三桂,你雖不及袁崇煥的本事,但比大明那些酒囊飯袋要強上許多,你比袁崇煥多了少了一分的耿直,識時務者為俊傑,這話並沒有錯,大金永遠等著你來投。”
皇太極深深的望了吳三桂一眼,打馬返回到海蘭珠身邊,高高舉起馬鞭“傳本汗令,放吳家父子離開。”
“謹遵汗命,謹遵汗命。”眾將士沒有任何的懷疑,撤開一條通路,吳三桂上馬後,回頭望了一眼並肩騎在馬上的皇太極和海蘭珠,他也不得不承認,崇禎皇帝和皇后絕對做不到這一點,這就是大金慢慢強盛的緣由所在,難道真是天命所歸,為何區區汗妃有鳳臨天下之言?
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後柔情
隨著吳三桂父子的離開,在場的八旗諸將雖然不會對皇太極的決斷有異議,卻也覺得就這麼放他們離開點不甘心,互相對視一眼,豪格仗著是長子的身份率先開口“父汗,下一步該如何處置?是不是攻打寧遠城?兒子願為父汗先鋒。”
“班師回盛京。”皇太極望了一眼遙遙的寧遠城頭,撥轉馬頭,隨行的旗主諸將失聲高喊“大汗。”
“怎麼?你們有異議?”皇太極凜冽的目光在周圍的人身上轉了一圈,他們的不甘都看得一清二楚,沉聲道“此番南下,牛羊奴隸收穫頗豐,震懾了大明,目的已經達到,此時並不是攻打寧遠城的好機會,先平定林丹汗才是最重要的。”
“大汗,如今八旗士氣正旺,可以——可以——”多爾袞在皇太極銳利的目光下停住了口,皇太極盯著多爾袞“本汗說什麼?”
“奴才說——大汗說班師回京。”多爾袞低頭說道,皇太極將馬鞭抽在坐下駿馬的屁股上,帶著眾人離去,多爾袞苦笑連連,心揪得更緊,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難道自己不曉得皇太極的心意嗎?可是自己更需要戰功。
一路上,海蘭珠一句話也沒有多說,皇太極攥著韁繩,偷偷瞄著海蘭珠,心中悵然,還是生氣了,也不曉得何時才能消氣?
來到宿營之地,海蘭珠翻身下馬,直徑的向金頂大帳走去,沿途的兵勇不知道詳情,望著她的目光都充滿了敬意,不止騎射了得,更何況還斷文識字,將大明的將領都說得啞口無言,他們小聲的議論著“難怪大汗會如此寵愛,容貌才學都是好的,大妃果然是奇女子。”
“那是當然,兄弟,你還不曉得如今大金種植的糧食,都是大妃弄來的種子,我們家還有一塊地,找了幾個漢人奴隸——呃,不是,佃戶,大妃說要稱呼他們佃戶,若不是咱們打仗都成了習慣,其實——”
那人低聲道“其實每次打仗得來的牛羊糧食,細算下來還不如我那塊田地出產的,不過,大汗說得也對,若沒有咱們八旗鐵騎的英勇奮戰,又怎麼能保得住田地和佃戶?”
皇太極翻身下馬,將韁繩甩到脖子上,拍了一下駿馬的屁股“自己去找小紅。”駿馬啪嗒啪嗒向小紅奔去,皇太極勾起唇角,高聲道“明日拔營回京。”
“謹遵大汗旨意。”眾人紛紛行禮,皇太極心情有點沉重的走進大帳,先向裡面望了一眼,有些猶豫是不是應該去找海蘭珠,滿德海自然明白這兩個主子在想什麼,上前說道“大汗,這是您吩咐的。”
皇太極接過滿德海遞上來的刻著花鳥魚的檀木盒子,開啟望了一眼,隨即滿意的點頭,壓低聲音問道“你剛剛看她的臉色如何?”
滿德海頭上冒著冷汗,哪敢說實話?更何況主子還不曉得?輕聲道“奴才看著好像不大好。”瞥了一眼皇太極的臉色,解釋道“不過,按大妃的性子,這怒氣來得快消失得也快,興許現在——”
“那得分什麼事,哎,本汗還是去看看她吧,有些話不說開了,這丫頭就偏愛鑽牛角尖兒。”
皇太極將盒子揣進懷裡,撩開蔓菁色的簾子,走了進去,海蘭珠坐在榻上,烏瑪在旁邊低聲說著什麼,可是卻得不來海蘭珠一句回應,兩個兒子再也不見頑皮乖乖的安靜的坐在一旁,小手放在膝頭,見到皇太極明顯鬆了一口氣,海蘭珠此時輕咳一聲,“繼續背誦,若不誦讀百遍,我怕你們記不住。”
兄弟二人互看一眼,無奈的朗聲背誦“孔子曰‘防禍先而不致於後傷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焉可等閒視之。’”
皇太極放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