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9部分

當滿意的。

高宗庭點點頭,說道:“上旬陳芝虎撤走在天水的駐兵,使羌胡東遷,應是曹氏與燕胡談妥的條件;奢淵倒是率部往西北走,想必是再無意參與中原的戰局;而曹家早先留在伏牛山間的兵馬,這個月來在往梁成棟所駐守的汝陽靠近,看來許昌那邊是要一意孤行下去了……”

“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獄無門他闖進來,”林縛袖手而立,眼神鋒利的看著中庭飄落的雪花,說道,“我原本想董原也應是識時務之俊傑,沒想到他終是看不清形勢啊!”

“董原非舊時之董原,他完全給野心、權欲矇蔽了眼睛,早就看不清現實了……”高宗庭對董原的選擇也是默然無語,雖說北伐重心在東線,但參謀軍對西線的軍情事務一直都沒有放鬆過。

“這樣也好,”林縛說道,“你替我傳令下去,要敖滄海、寧則臣稍稍放鬆淮水上游北上許昌的口子,要周同稍稍放開從峽江西進的口子。有些人抱殘守缺,視新政如洪水猛獸,強將他們留在南邊也是苦瓜、也是不甜的瓜,他們要是想去許昌、想去渝州,就放他們過去。等三五年後,再跟他們一起算總帳……”

“倘若如此,江寧的風聲還要緊一些,才能將有些人嚇走……”高宗庭說道。

“你與吳齊去安排,告訴我一聲就行;渝州的籌碼還不夠,不如叫劉直暗中丟幾枚王璽,叫他們好好折騰去……”林縛說道。

高宗庭聽著林縛話裡藏著無盡的殺機,也是對兩川及許昌漸漸失去耐心,有意叫曹義渠及董原主動將彼此的矛盾激化,以便有快刀斬亂麻的機會。

江寧有關謀權篡位的風聲日緊,那些擔心在林縛稱帝后會給清洗的人,日夜惶然不安,與其留他們在境內成為不安定、阻礙新政的因素,寧可他們都去許昌或渝州。

林縛遲遲拖延著不北伐,不是其他,實際上是新政要打下基礎,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很可惜,其他人將林縛遲遲拖著不北伐視作他為篡位作準備,太后梁後甚至不惜拿陽信公主的婚事來刺激這邊的神經。

兩年時間過去,雖說新政還不能說徹底的紮下根來,但也大體在各地推行下去,也漸漸叫地方上看到新政的利益所在;也是到了著手北伐的時機。

不過,北伐之前,先要穩住西線。而顯然,曹義渠及董原都不會舒舒服服的看著林縛從東線舉兵北伐。為了穩固西線,林縛除了在荊州、南陽、江夏等地備下十二萬重兵外,嶽冷秋也是關係到西線能否穩定的一個關鍵因素。

只要嶽冷秋不思變,曹義渠在渝州、董原在許昌,再怎麼折騰,都顛覆不了大局。嶽冷秋與嶽峙能如期趕來海州相見,也是表明渦陽、正陽兩鎮兵馬的態度。

這時候吳齊進來,說道:“吳敬澤他們到海州了,我安排他們在驛舍住下,主公抽不抽得出時間見他們一面……”

“他們北上,要冒很大的風險,我怎能吝嗇一面不見?”林縛笑了笑,與高宗庭說道,“你與烏鴉爺陪同我一起去見一見敬澤他們;也是實在抽不出人手,才將敬澤從袁州調來……”

在上饒會戰以及接下來收復江西全境及袁州會戰之中,原東閩軍校尉出身的吳敬澤都立有戰功,袁州會戰之後,他出任袁州司寇參軍、通判。

在北伐開局之前,林縛需要一個通習軍政、熟悉軍情事務的人物潛往北地去主持諸多事務。林縛想來想去,只能將吳敬澤從江西調過來。

第50章 北伐疑雲

嶽冷秋、嶽峙一行人,沿冰封得嚴嚴實實的灌水河東進,在灌雲縣宿了一夜,又從灌雲縣東的海塘馳道北上海州_沸&騰&

海塘馳道修建在淮北捍海堤上,雪停收晴,站在高出兩邊平地的海塘之上,能看到十數里外的碧波盪漾,有帆桅浮於海上,但也談不上帆立如林

為便於討論軍政,嶽冷秋與嶽峙同乘一輛馬車,揭開車簾子看著海塘馳道兩側的情形

有人說林縛以北伐遮掩謀篡之事,又有人說林縛以謀篡遮掩北伐之事——真真假假叫人難以分辨,不過離海州城越近,嶽冷秋越是能感受到肅殺之氣息

除了離海州越近、沿路關卡越是嚴密之外,海州屯區在入冬後,不同於往年在這時會集中人手修堤鋪路,嶽冷秋離開灌雲縣後沿馳道北行,馳道兩側皆可見屯卒整訓之事

兵貴在精、不貴在多

說到北伐,林縛在東線集結有二十萬嫡系精銳攻城掠地,也應該足夠用了

不過,北伐得成,會收復大片的故土,包括城池戍守以及地方整頓、清剿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