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的朝臣自然感嘆不已。
瞧那摧枯拉朽的架勢,似乎十來萬捻匪猶如土雞瓦狗一般,輕輕鬆鬆就能全部拿下,早知如此又何必費那麼大的力氣又是抽調三省人馬又是空耗錢糧?
河南前線發回的戰報也很實在,並沒有之前三省聯軍那般水分十足,讓關注河南戰事的朝臣們能夠了解前線第一手最詳實的戰況。
吳可這傢伙雖然年輕可確實有本事,能在短短几年時間內練出這般強兵,放眼整個大清也不多見。
當然也有朝臣很不服氣,認為吳可沒啥本事能有今日地位完全靠的是手下一幫‘能人’。有安徽清軍這樣強悍的戰力在手,隨便換個人過去也能打出好戰績。
這些傢伙也不想想,要是吳可沒本事主持大局,威懾手下那幫打慣了勝仗的驕兵悍將,安徽清軍早不知亂成啥樣了。放眼朝廷又有幾人有那資格跟威望,能將安徽清軍一干驕傲將官捏合成型?
不同於湘軍跟淮軍的組建模式,除了剛開始時跟著吳可的那一幫吳姓族人,還有通城和鄂南招收的老鄉之外,其餘能在歷次戰鬥中混出頭的鄉勇隊將官,其籍貫可是五花八門中原幾省都有存在。
當然作為安徽清軍的支柱鄉勇隊內部派系也不少,同鄉同省組成的小小山頭是最常見的,也有性格理念相合而組成的小山頭,山頭之中又劃分更細的小派系,總之情況複雜得很。
除了水牛和土狗這兩位鄉勇隊初建便已加入,而且一路過來戰功赫赫威望極高的重將,鄉勇隊內部派系山頭卻是誰都不服誰,除非吳可指定某一山頭或派系首領暫時領頭之外,基本上沒可能再找出一位能壓服眾人的角色,後勤處兩大總管吳天明跟吳天志不成,工匠作坊部老大吳老漢也同樣不成。
有那眼紅安徽清軍戰力的傢伙,竟然不知死活生起將吳可擠下臺自己或者己方派系將領上的不切實際想法,並且還付諸行動上竄下跳小動作頻頻。
對於這樣的跳樑小醜,吳可自然沒有太放在心上。
此時不比清初和清中葉時期,朝廷內憂外患積弊重重,特別是太平軍興起打破了朝廷對漢人官員嚴苛的壓制。
只要不是犯了啥原則性的錯誤,他頭頂的官帽子還是很穩當的。真要是不明不白隨便找個糊弄人的理由將他拿下,不說別的那些正在前線與太平軍還有捻匪廝殺的漢人將官們會心寒的,以後再指望他們替朝廷拼命可就難了。
不過,某些傢伙就有些自不量力,以為多讀了幾本書就了不起,對吳可的指揮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惹人厭煩。
要不是想在軍機處好好露上一手,京城又比不得自家地盤自由自在的話,他真有種暴起發難狠狠給那幫傢伙甩耳光的衝動。
馬的啥都不懂讀了幾本《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書,就裝大蒜以為自個是軍事奇才,關公面前耍大刀興致勃勃指手畫腳。
尤其當吳可下達這樣不‘理智’的命令時,更是引起軍機處一陣小小騷動,指責不滿之聲頓時充斥耳間。這個說他不該如此嚴厲,三省聯軍入豫作戰已久早已疲憊,吳可的嚴令簡直就是無理取鬧強人所難。
那個又說吳可太過急功近利,應該緩緩徵剿而不是如此心急火燎。
還有的心思惡毒之輩更是指責吳可心思不純,有利用不顧友軍之嫌。
總之說啥話的都有,就是不贊成吳可做出的指揮決定,認為應該這樣這樣又該那樣那樣,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河南剿匪戰取得完美成功。
我呸!
尼瑪就一幫紙上談兵的玩意,啥都不懂盡知道指手畫腳填亂。
對於聯軍入豫三省聯軍他什麼心思都沒有,就是按照戰場形勢做出的決定而已。
他們本就是入豫剿匪的,之前鬧內槓分守三處城池本就不該,如今安徽清軍已經殺奔過來,他們要是再不知輕重繼續扯後腿的話,不用他動手朝廷就能拿了三省援軍將官的紅頂子。
他對三省聯軍半分興趣都無,秉承公事公辦的基本原則,你完成了任務我便向朝廷替你請賞,完不成任務的話也別怪我下手狠辣。
至於某些朝臣擔心他會藉機削弱或者乾脆吞併三省聯軍,那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他才沒那麼傻主動給自家隊伍參沙子找不自在。
也不知入豫三省聯軍中的山西大同鎮總兵吃錯了什麼藥,竟然真的敢違抗軍令拒不執行,連個理由都不給就那麼將軍令拋在一邊。
吳可又哪裡會跟不認識又不給面子的區區大同總兵客氣?
直接一封彈劾摺子送到咸豐帝案頭,咸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