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傷了那麼多人,耗用了這麼多的軍資,我們這一趟豈能白來的!”
“不給,我們自個兒來取了”他這話極有殺傷力,沒錯,大食軍已經進城了!
他們早有預料,等到康國人出來迎接他們時,立即列隊進城!
沒有辦法,為了湊夠這筆鉅款,康國人緊急動員起來,除了國庫裡撥出來,所有的康國人都動員起來,捐出自己的財富。
其實康國有錢,王室都可以支付出,但王室也不可能讓自己吃虧這麼多,那就所有人都有份,個個都有損失。
變成了康國人不敢埋怨大食人,而將石見明詛咒得不成人樣!
罵他“引狼入室!”更有甚者說了不如當初歸順了大唐。
大唐起初的條件很寬大:“歸順後,當地改為州縣,所有人都成大唐子民,向大唐納稅的同時得到大唐的保護,子女家財得保。”
至於王室就不再是王室,但可以去大唐當官,他們的個人財產,只需要上供一些,起碼能夠保留許多。
現在給了大食人三百萬,以後呢,再伸手來要呢?
再有出動了八千人,以後呢,繼續來徵兵呢?
不給?對方就來取了!
石見明去了康國國都一趟,再也不能去了,因為見到他的人,都是口水相向,語言頗不客氣,他只能鬱悶地呆在大食軍營裡!
心中不無憤懣:“何苦來哉!”
……
捱罵不算什麼,問題在於……
“什麼?你們要撤退了?”石見明簡直出離憤怒了!
先說好的出兵石國國都,光復石國。
後來說有困難,那就先解決何國康國一線唐軍。
現在沒出動多久,居然大部隊就要撤退?!
你們來做什麼?武裝大遊行?旅遊?
對於他,阿巴茲一如既往地好脾氣地道:“剛才接到一個報告,唐軍大隊騎兵消滅了我們三千人,往阿姆河而去了!”
“我們的偵察回報,這支唐軍部隊都是騎兵,人馬有三到五萬!”
絕對不是小數目,騎兵上萬,無邊無際,三到五萬,滅國不一定行,但將一個國度攪個天翻地覆不是件難事。
“拳頭,要收回來才可以打得出力!”阿巴茲深思熟慮地道。
“如果唿羅珊被唐軍破壞,那麼我們的後勤會遇到很大的麻煩,不能不保!”阿巴茲嘆息道:“軍情瞬息萬變,必須及時應對!”
他站起來,手搭在石見明的肩上道:“我聽說你的族人對你很不客氣,但我是沒辦法,我必須對至尊的哈里發有個交代!”
是的,得到三百萬貫就可以對哈里發有交代了,否則連他也保不住自己的位置。
……
大食人出兵是淺嘗輒止,集體向後轉。
雙方並無大戰,看似這麼虎頭蛇尾地結束了第一次碰撞。
阿巴茲打仗並不出彩,但他老持成重,主力無損,又得到三百萬貫作交代,阿姆河以西的唿羅珊行省也無恙,是以繼續掌軍。
他留下了部分的軍馬協守康國國都,遺憾的是康國以西的安國、畢國和以東的米國不接受大食人的好意,既不投降唐軍,也不肯讓大食人進城,不過各意思意思了二三十萬貫財貨給大食人作勞軍用。(諸國得知訊息好快!)
……
敢於出兵威脅大食唿羅珊行省的正是王孝傑,而作提議的是參謀長姜諮,措施很是給力。
在石國大營的軍情會議上,姜諮指出道:“大將軍不在,部隊沒有動員起來,不宜主力決戰!”
諸將齊曰:“善!”
韋在軍中,他有“士氣加成”的光環,籠罩的部隊越多越好,最合適打大仗,主力決戰。
韋不在軍中,那就精打細算,小本經營得了。
大夥兒問:“參謀長可有謀略?”
“當然!”姜諮說道:“敵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敵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下面的大夥兒就一齊唸了:“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此乃韋大將軍說的,他不講出處,但大家覺得很有道理。
姜諮的手重重地拍在了地圖上道:“騎兵急襲大食唿羅珊,誰去?!”
王孝傑站起來道:“我來!”
……
攻打唿羅珊,實質是圍魏救趙,解何國舊都唐軍之圍,王孝傑並沒有深入。
他僅派了三千輕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