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0日,上滬市『政府』召開新聞釋出會。
姚名出席簽約儀式,與上滬市體育局簽署100%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接下來俱樂部進行兩個月的改制,他將獲得上滬男籃的所有股份,擁有100%的決定權。
媒體們紛紛好評。
《東方體育》:“讓真正懂行的人來帶球隊,不讓外行瞎指揮,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籃球報》:“姚名透『露』,他將說服火箭隊那些很難獲得出場機會的隊友來cba當外援,將nba總冠軍隊的純正血統引入上滬。”
訊息傳出來後,關注此事的老百姓全都歡呼雀躍。
本地論壇裡,有個《上滬男籃七年滄桑之變》的帖子,被大家頂起來,引起無數人唏噓感慨。
2002年,上滬男籃奪得cba總冠軍。
球員們意氣風發,球市火爆,媒體寵兒,狂熱的上滬球『迷』讓所有的客場球隊感到恐懼。
再看現在,墮落成什麼樣子了?
六年沒有進入季後賽,主場門票2塊錢一張都沒人看,一場比賽,主場看臺湊不齊20個人,稀稀拉拉,清清冷冷。
好多喜歡籃球的上滬本地球『迷』得知姚名出手相救,激動地眼淚都快掉下來。
救的是回憶。
救的是情懷。
大家期待姚名將nba最先進的理念帶回cba,讓上滬男籃起死回生,帶來更精彩的比賽。
媒體還是有冷靜的,不是全部無腦吹捧。
《解放日報》:“收購只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希望儘快看到一個實力回升的球隊,人氣火爆的主場。”
央視解說員於佳:“姚名敢在這樣的風口浪尖挺身而出,我滿心佩服。但我有三個擔憂,俱樂部運營並非他的強項,與劉偉這些老隊友的勞資談判怎麼辦,他沒有實體經濟,僅靠在nba打球的薪水能否撐得起一支球隊?”
另外,還有很多人們不知道的秘密。
上滬男籃這十年來,負債總額有1個億。
但這些不良資產被剝離出來,隨著三位國企大股東一起消失不見,留給姚名一個乾乾淨淨的球隊。
假如這件事被申椛團隊知道,他們絕對會吐血三升。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這個內幕,就連楊磊也是第一次聽說。
“還能這麼玩?”
他在和老楊吃飯,覺得不可思議:“1個億的負債啊,說沒就沒了?債務不可能長腿跑了吧,它只要不被還上,永遠都是債務呀!”
老楊笑得意味深長:“在華夏,一切皆有可能。”
楊磊仔細想想:“是不是因為這七年,姚名賺來的7000萬美元的工資,上繳50%之後,他們覺得虧欠姚名,於是就把債務剝離,算是補償他?”
老楊道:“誰知道呢,你要搞清楚,這是個人收購國有資產的案例,難度相當大。”
楊磊問:“該不會還出變故吧?”
老楊笑道:“框架協議都簽了,全國人民都看見了,大變故應該沒有,但小改變誰說的準?”
楊磊真是無語了,老楊說道:“你老爸在國企工作了三十幾年,這種事情見過太多,你還年輕,以後會慢慢習慣的。”
楊磊舉起雙手:“ok,這攤渾水我反正是不玩了,還是賣鞋子簡單。”
不管怎麼說,姚名這次是輕裝上任。
章鳴基為了更好的接管球隊所有事務,成立了一家“姚之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裡面塞進了包括楊磊在內的所有合作者。
大股東姚之隊擁有85%的股份,第二大股東楊磊10%,剩下的5%被一些朋友和關係戶拿走了。
小圈子的私人慶功宴上,眾人共同舉杯,慶祝勝利。
“再創輝煌!”
“cba奪冠!”
“nba再拿一個總冠軍!”
“2012倫敦奧運會,姚名你去拿塊金牌回來。”
“乾杯!”
所有人共同舉杯,喝下這杯酒,大家都是自己人了。
收購上滬男籃是開胃小菜,新體育場專案才是真正的肥肉。
各方都怕夜長夢多,財富號動車趕緊發車才是王道。
因為不想被上滬本地的大鱷吃的骨頭都不剩,徐教授介紹了一家來自紅楓,給紅楓市『政府』做配套專案的地產公司,楓城地產。
九城的朱儁,與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