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一條“火路”。

所以,所謂的火路其實就是一條火燒不過去的路。因為這條路,能燒得著的樹、草已先一步被砍倒或是燒掉了。這條路在山腳圍成一個圈,於是就可以把火勢控制在這座山頭上。

話說這開“火路”倒還讓我頭疼了一陣。因為我長這麼大也就是在挖棺材那下才動過鋤頭……不過這下我手下的那些補充兵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們當兵的時候乾的就是拿鋤頭或是搞基建的不是?所以這一行他們熟著呢,放下槍就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還沒半天一條繞著山腳一週的火路就開好了。

接下來的事就輕鬆了,放火這種事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也許要點燃越南這樣潮溼的叢林還有點難度。但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那純粹就是一種樂趣。

放火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直接的就是拿汽油澆,用的容器是越鬼子的頭盔……這玩意在這地方好像到處都是,有時越南普通老百姓家裡都會有。隨手拿幾個來就是上好的瓢子……裝了汽油就像過灑水節一樣往對面的樹啊、草的上面猛潑,完了點燃一根火柴那火焰就“騰”的一下往山上竄,就像排著整齊的佇列往上衝鋒的戰士一樣,別提有多壯觀了。

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用燃燒彈。

說它實用。是因為用燃燒彈不僅可以達到放火燒山的目的,還可以給“老兵”們一個練習的機會。

“老兵”們不是連什麼是火箭筒都不知道嗎?迫擊炮也沒打過嗎?現在好了,大好的練習機會就擺在他們的面前。

四零一扛,或者是把迫擊炮一架遞上一枚燃燒彈,然後指著兩百米開外的一棵大樹,下令道:“打不中就給我去做一百個俯臥撐!”

也不管“老兵”是打中了還是沒打中,那燃燒彈都會在山上爆開一團火花,接著這火花就會不斷的擴大將火舌引向山頂……

於是不到半天的工夫。路克村周圍的幾座山就被燒了個精光。

其實不只是我們連隊這麼做,其它部隊也在做著同樣的事,以致於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空氣中都是濃濃的煙味,有時讓人氣都喘不過來。

有沒有越鬼子被燒著了屁股跑出來?當然有。

我們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看槍不看人,只要他手裡有槍、腰間有手榴彈……沒說的。管他是不是舉著手,一個字“打!”。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規定,是因為在別的部隊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越鬼子假裝投降。舉著槍投降……誰想到背後卻揹著炸藥包,在靠近我軍火力點時就撲了上去與我軍幾名戰士一起同歸於盡,接著就殺出了一幫越軍突破了我軍的防禦圈……

於是我們就知道:只有死了的越鬼子才是最可信的。

有些聰明的越鬼子就知道怎麼做,出來之前不只是把槍和手榴彈丟掉,還把自己也剝得光溜溜的一絲不掛……這麼做的確很聰明,我們再也沒有理由朝他開槍,只是陳依依在這時候總是顯得有些不自在。

燒了一天一夜等火熄了之後,就是我們上山搜尋的時候了。

這時留給我們的已經沒什麼大問題了,我們所要做的……似乎就是在一堆堆灰燼中找到山洞,無論是石洞還是土洞,不管有人沒人,我們都把它折騰一番再說……

噴火槍、四零火、爆破筒、炸藥包和汽油是戰士們最喜歡用的武器。每當發現一個可疑的山洞,先遠距離用四零火轟上一陣,當然,這還是要讓那些“老兵”來動手的。之後靠近了用噴火槍燒……如果還是不放心,或是聽到裡頭還有聲音,那好吧……汽油往裡頭猛灌一陣,點上火後就用炸藥包把洞口炸塌。

也許有人會說,把洞口炸塌封上了,那裡頭的汽油沒有空氣不就燒不著了?汽油如果都燒不著了,那也就意味著裡頭的空氣已經被耗盡,那裡頭的人還能活著嗎?就算能活著,他還有辦法從被炸塌的洞口裡爬出來嗎?就算他有九條命這樣都死不了,只怕等他爬出來的時候,咱們都打完這仗回國了吧!

燒的好處,不僅僅只是能清除躲藏在叢林裡的越鬼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被燒完的山都是光禿禿的漆黑一片,放眼過去那是一目瞭然,就別說越軍部隊沒法隱藏在其中了,隨便一個人只要不是趴著,走在上面那都像禿子頭上的蝨子,那是明擺著的。

這就是上級的命令:“打、炸、燒”。

打就是圍著山打逃出來的越鬼子。

炸就是炸山洞,不管有人沒人,炸塌了就不可能成為藏身之所。

燒當然就是燒山,一燒這仗就好打了,叢林仗就變成陣地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