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只要完成任務就行。
今年棉花豐收,加上二隊的棉花被莫茹護理著蟲子幾乎沒有,所以更是大豐收。
原本三十畝地交任務才能完成的數,現在二十畝不用就可以輕鬆完成。
要是按照以前的政策,再多也得都賣給棉站。
可現在既然荊美麗不要,而任務也可以輕鬆完成,那幹嘛不分掉呢?
張翠花當然也懂這個道理,也想多分一些棉花,誰也不嫌棉花多啊。
只是,她們這種猥瑣的手段讓她不爽。
你哪怕晚上去外村地裡把人家拾不過來的棉花偷一些回來,也沒必要抹黑自己的棉花,畢竟老人孩子揀得很辛苦。
不過仔細一想,這也是好事,這是過了明路可以光明正大地分。
她也就不說什麼,“那就分了吧,省的佔地方。”
女人們立刻歡呼起來,“分棉花分棉花。”
這麼一大堆呢,估計得有三百來斤吧。
稱了一下,三百八十斤!
棉花是福利,周誠志向來是按照工分分配,按照棉花收購價算錢,然後用工分抵消的,從來不特意照顧弱者。
都是分完以後,誰家不夠用的可以想辦法向分的多的買或者借。
要想工分少還和人家拿一樣多,在周誠志這裡是不可能的。
張翠花也吸取吃豬肉那次的教訓,覺得大家一樣多反而沒意思,還是按照工分來,多勞多得,這樣大部分人都滿意。
要是平均分,反而很容易出事。
多勞的沒有多得,少勞的也不滿意,甚至覺得她弱她有理,大家都應該多照顧她一些。
比如趙佩蘭,幾次都表示自己生了兒子,沒有棉衣棉被,隊裡應該多發棉花給她,讓她給兒子做棉被!
呵呵噠。
工分也不需要算今年的,直接用去年會計算好的工分值。
今年的麼,可以等來年分福利的時候再用,反正不會浪費的。
一斤次品棉花就算一毛五一斤。
而二隊的工分值在大隊裡是最高的,十分有五毛,比起三隊十分只有一毛二,那可是值錢的很。
說起來上一次各家分了三斤,已經比往年分的多,這一次再分都是額外賺的,大部分人是非常高興的,並沒有任何意見。
少部分人那點意見沒有人支援也只能自己嘟囔。
張翠花家分了四十斤是最多的,有兩戶人家比如王連花家只分了一斤。
分完這些,張翠花還是照顧一下低分戶,她把那些真正不合格的次品棉花拿出來,裡面有僵瓣、蟲咬、變色等,也有三十來斤。
她道:“這些就當照顧低分戶,一斤八分錢,一家最多買五斤。”
雖然差一些,以前也是搶手貨呢,很快就被各家買了去。
分了這一次棉花,莫茹家軋棉花、彈棉花的聲音又響個不停,大傢俬自拾來的棉花也心照不宣地過了明路。
☆、第118章 報復
柳秀娥一直都把軋花機和彈弓放在莫茹家。
隊裡分的棉花早就軋完彈完,還是有人不斷地來莫茹家軋棉花彈棉花,大家彼此心知肚明,都不提不問。
莫茹並不嫌煩,畢竟她也要用軋棉花和彈弓,這樣人來人往的誰也不知道她有多少棉花。
就算張夠都猜不到。
更何況周七七多喜歡聽這些聲音啊,聽著聽著就能睡著也是一種變/態的本領。
也有人借家去軋棉花的,畢竟只分了兩斤結果拿出二十斤來軋總歸有些不大好意思的,回家躲著心理負擔小一些。
當然彈棉花就要請張夠幫忙,畢竟她們也彈不來。
皮棉比籽棉少了很多,藉口也好找,“幫XX一起彈了”“我孃家送了兩斤來一起彈了”……
莫茹才不管誰去拾棉花呢,不管誰去拾,都比爛在地裡強。
要不是政策不允許,她都要大喊“都去地裡拾棉花,拾回家絮棉襖棉被啦!”她相信如果讓拾回家,那絕對不會有這麼多浪費的。
從夏莊回來當天晚上她就想把玻璃鑲上,結果發現沒有小釘子也沒有鑲玻璃的膠泥,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只得暫且收起來等周明愈回來再說。
現在她要抽空縫被子。
之前的棉被是周明愈蓋了好幾年的,面和裡都破得不像樣露出裡面的棉絮,多次縫補之後也不抗用,棉絮也滾球不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