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依靠宦官出頭的官員。當時文人看不起武將,更加瞧不上宦官,要是誰和宦官關係好的話,就是一個被攻擊的目標。韓的話實在討好高拱,不代表他真的會在朝會上風聞奏事說殷士瞻的壞話。但是殷士瞻不知道這一點,殷士瞻不是一個大度的人,更不是一個經驗十足的人,所以他以為這是高拱有意安排好的事情。
殷士瞻一想到自己千辛萬苦不要臉面要來的內閣閣員地位,就要被高拱破壞時,他所有的理智和鎮定都沒有了。殷士瞻不管不顧地這時候動手了,他打的不是這個韓,而是洋洋得意的高拱。兩個半大老頭在內閣大廳,當著一大群小年輕動起了手,這讓大家意想不到。大家就算想到了也沒有辦法,誰也不敢上來拉他們,也沒有人拉的住他們兩個人。
這時候一邊坐著的張居正站了起來,這個場景張居正沒想到,但是張居正不能不管。高拱是內閣首輔,殷士瞻是新任的內閣三輔,除了他這個內閣次輔之外,沒有人敢對他們拉拉扯扯。再說了不要小看了高拱和殷士瞻,高拱有把子力氣現在比一般的壯年人還要結實,殷士瞻這麼多年來養精蓄銳也不是白忙的。老兩老頭子火氣上來了,一般的人還真的拉不住他們兩個。再說了這些御史看上去好像很興奮的樣子,看來他們都在看熱鬧並不想真的勸架。相比之下張居正是真的想平息事態,內閣是一個莊嚴的地方,不是一個吵架的地方更不是一個打架的地方。再說了內閣現在張居正在當家,在他的地盤鬧事他能不管嗎?再說了打架的是內閣首輔和內閣三輔,傳出去丟的是內閣的臉,朝廷的臉面。隆慶皇帝也會拿這件事情說事。把事情鬧大了對誰都不好,當然對內閣三位大人最不好。
張居正不愧是侍衛的後代,再加上他年紀比較輕,終於控制住了局面。高拱和殷士瞻碰不到一起了,打架打不成了,開始相互攻擊起來。不要小看了這兩老頭的嘴上功夫,他們都是有豐富戰鬥經驗的老手,罵起人來比他們打架本事高多了。高拱恥笑殷士瞻是一個宦官的狗腿子,依靠宦官起家算什麼東西。殷士瞻則怪話連篇,說高拱氣走了陳以勉,趕跑了徐階,擠走了趙貞吉,逼得李春芳離開內閣,簡直就是一個內閣的大害蟲。這幾個都是原來的內閣閣老,有的還是地位和資歷比高拱高的人,高拱被殷士瞻這麼一說真的好想有點過分。張居正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擔心御史們拿這些事情攻擊內閣,丟了朝廷的面子,所以阻止了殷士瞻的繼續誹謗。
殷士瞻敢針對高拱,是因為他知道高拱現在手裡實權不大,不用擔心高拱真的把自己怎麼樣。殷士瞻很清楚,他在內閣是最沒用的一個,高拱也是一個馬上要走的人,實際掌權的人是張居正。張居正才是常態說一不二的人物,是他殷士瞻不能得罪的人。但是現在御史們在場,要是他殷士瞻不回應的話,等於說是怕了張居正這個後起之秀了。所以殷士瞻也說了張居正幾句,意思是張居正也不是什麼好人,擠走趙貞吉也是張居正的主意等等。
趙貞吉和張居正同屬於舊黨,而且趙貞吉和張居正都是徐階的弟子,兩個人算是師兄弟了。“禍起蕭牆”、“同室操戈”這些想法馬上在御史們腦海裡面浮現,這是用來針對張居正的好藉口。雖然現在不是時候,但是可以儲存下來將來拿來用。這一點不光御史們想到了,就連張居正也想到了。他用一種嚴肅的眼神瞪著殷士瞻,好像在警告殷士瞻說話小心點。張居正不是高拱不會當面打殷士瞻,但是得罪了張居正會讓殷士瞻更加難過的。
殷士瞻也知道自己闖禍了,索性不管不顧地把張居正也罵了。張居正站在一邊聽著,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高拱也覺得殷士瞻瘋了,就算背後有隆慶皇帝撐腰,也不能把內閣兩大重臣都得罪了。高拱藉著自己身上不舒服為理由離開了,不願意聽殷士瞻繼續罵張居正。張居正也不理會一邊的御史們,大多數的御史選擇了離開,只有幾個御史沒有走。事後不久這幾個御史都被張居正用各種名義處理了。張居正是一個要面子的人,當然不會讓一些知道“真相”的人繼續留在朝廷裡面。早知道會這樣的話,這些御史早就不聽了,沒想到他們沒有告倒張居正,張居正先把他們處理了。這才是內閣大人物才有的本事,讓人不敢小看的勢力。
殷士瞻也知道這一次他完蛋了,就算隆慶皇帝和孟衝想要保他,他也不可能繼續在內閣發展了。得罪了高拱,隆慶皇帝和孟衝的支援,殷士瞻還是有可能留在內閣的。光是得罪了一個張居正的話,高拱或許會留殷士瞻在內閣當一個佈景。現在他把高拱和張居正都得罪了,隆慶皇帝和孟衝也不敢為他說話。隆慶皇帝也好,司禮監掌印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