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啊。”方回不敢相信,百姓最難捨鄉土,若不是生活不下去,也不會想著背井離鄉。
“綜合各方的訊息得知,去年以來,北方大旱。”張貴心情有點低落:“再加上大元朝在襄樊之戰中,造成了大量蒙古漢軍的傷亡。”
“聽說忽必烈要徵召十萬蒙古漢軍,北方的百姓實在活不下去,唯有逃亡。”張貴解釋道:“在漢水北岸,杜老大放出了密探,動員北歸的百姓投奔均州,要不然哪裡會有這麼多人跑均州來。”
方回恍然大悟,再看一眼沉默不言的杜滸,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幕後英雄。
“十萬兩銀子確實不多。”張貴苦笑,道:“所以,從今日開始,矮張帶頭減少餉銀,從這個月開始,矮張只支五成餉銀,一直到均州財政好轉。”
其實他對銀子沒多少感覺,領到的餉銀,一般都是第一時間讓弟兄們分掉,要不然就是與身邊的兄弟大吃大喝用完。
“當然,這全憑自願。”張貴連忙道:“你們都不用著急表態,把這個訊息發下去,也不用說什麼,到發餉銀時再讓他們自己決定。”
陸秀夫點頭,道:“這倒是好主意,即使是朝廷,也常有拖欠餉銀之事,不過大人既然不許討論,君實也不好說。”
“不過君實支援大人的決定。”陸秀夫連忙道。
“過稅改成百分一,可否?”均州、房州畢竟是張貴的節度州,他嘴裡說不管,其實還是惦記著。
商人攜帶貨物經過某一稅物關卡,要交過稅,稅率百分之二,即貨價1000文,抽稅20文。均州、房州既不是重要關口,又不是發達城市,過稅多收少收一點其實影響不大。
陸秀夫點頭表示同意,藉著道:“但往稅,老夫建議還是按照百分三。”
開設店鋪的商人,或商人把貨物停在市場上出售,要交住稅。住稅的稅率為百分之三,即按貨物的價值,每千錢抽稅30文。
第二十一章 生財有道(1)
隨著春耕完成,灘塗的開墾也走上了正路。往日清閒的均州城,突然熱鬧起來。手中揣著比往年都多的銀子,滿懷希望的從均州各地趕往均州城,還沒來得及平整的官道上,偶爾有一輛馬車慢悠悠的往房州方向去,那裡有莽莽的原始森林,傳說當年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神農架。
均州城直街,人頭湧湧、接踵摩肩,酒館裡的香菜,街邊的小吃,隨處都可以看到高聲呼喊的人群。往日恨不得把一文銀子瓣開兩半的莊稼漢,高興的拉著自家的小孩,一文錢一塊的糖果,三五文錢可以交易的麵人,還有那紅噹噹的糖紅果,串成一串串插在用稻草做成竹把之上,小夥子賣力的叫賣。
突然,繁榮的街道上湧進來一群婦人,只見她們手中拿著一大疊紙張,在大聲吆喝:“衣服好不好,要看裁縫佬,衣服合不合,要看身衣著,書院街有葛氏,心善手又巧,裁縫衣服頂呱呱。”
見街道上的行人圍上來,婦人也不害羞,賣力大聲吆喝,整齊的韻調更是吸引了不少人。
“均州第一女掌櫃,手巧心靈裁縫衣,穿得衣服身光鮮,開張之日打九折。”婦人明顯是經過培訓,聲音又清脆,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眾人好奇,都忍不住圍上來。婦人見行人圍了上來,然後挑選一些看起來似乎斯文秀才,把手中的紙張發過去。
一邊還大聲吆喝道:“均州小事,無事找事,有事找無事。都過來看看,都過來瞧瞧,均州第一女掌櫃,葛氏裁縫店開張之日九折優惠,不容錯過。”
一個知曉文化的小秀才,接過紙張後卻忍不住笑了笑,卻是一份印刷精良的小報。小報頂頭寫了四個慘不忍睹的大字:均州小事。
然後旁邊寫著幾個小字,第一期。
接下來是一篇小文章,題目叫做:均州第一女掌櫃,秀才粗略看了一下,說的是均州女掌櫃葛氏怎樣開裁縫店的故事,最後言:世上女子與男子並無區別,為何獨重男兒而輕女子?
小秀才笑了笑,再看下來,卻是一些關乎均州大小事情的概括,言數月之間便有數十萬良田開墾,又言數月之間有北歸勇士一萬多人,同時也說到這些北歸之士的安頓情況,特別指出這些北歸之士,無論何時,只需找到衙門,就會有人幫他們安頓好,最後還說了一下朝廷最近的大事。
翻開另一面,卻又是幾個大字:均州鐵器,為你豐收添嫁衣。裡面無非說的是均州鐵器鋪,有各種鐵器出售,鐵器又是多麼好,款式又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