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香江”在亞視的播出,使得香港的觀眾認識到了不一樣的江然,在大家都在議論這檔節目,討論江然在節目中的表現時,燃楓集團也拿到電視臺轉來的收視和觀眾熱線情況。
江然一大早來到電影公司,翻看這面前的報紙,對於有關“舌尖上的香江”的評論更是反覆閱讀,因為從這些評論中,他可以感受到一部分觀眾對節目的態度。
姜衛敲門走進江然辦公室,一臉的喜氣,“江先生,亞視那邊的收視統計和觀眾反饋已經出來了。”
說道這裡,他把手裡的檔案遞給了江然,一臉振奮的說道:“江先生,我們成功了,昨日“舌尖上的香江”的收視達到了18%,而且在節目播放過程中,總體收視呈增長趨勢。”
“另外,從觀眾的反饋來看,雖然也有一部分觀眾不太能接受節目的風格,但是決大部分觀眾對於節目卻非常滿意。”
姜衛換了一口氣後,接著對江然說出他自己的結論。
“江先生,以現在的形勢看,“舌尖上的香江”在第二集的時候,收視率應該有保證了,甚至有非常大的可能,收視率會突破二成。”
江然聽著姜衛的話,沒有出聲,只是低頭看著手中的檔案,對於收視率這塊,他只是一晃而過,他主要關注的是觀眾反饋這一塊。
因為這些觀眾的反饋,會比報紙等媒體評論更加直觀的反映不同的人,對於節目的不同要求,這對於節目後面的製作,會起到有指導性作用。
江然在公司裡研究觀眾的反饋情況,並根據這些反饋意見與製作組的編導商量後面節目的製作流程。
與此同時,公司的業務人員也開始積極聯絡廣告商,畢竟“舌尖上的香江”因為後期的一些新穎剪輯,花費還是相當可觀的,而一開始因為節目的不確定性,燃楓只聯絡了一家汽車廣告商,這對於一個成功的節目來說,顯然是一種浪費。
在江然埋頭節目第二集後期製作的時候,節目組也在為節目的第二階段錄製做準備,在節目的第二階段,依據江然一開始的規劃,節目組需要邀請一些影視明星或者香港名流,與江然一起參與節目的錄製。
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保持節目的新鮮度,每一期節目都有不同的嘉賓,不同的嘉賓會帶給觀眾不同的美食觀念,從而使得每一期的節目都有新的期待,增加節目的壽命。
另一方面,不同的明星嘉賓會有各自不同的粉絲,邀請他們參加節目,可以帶動更多的人群去關注“舌尖上的香江”,從而有助於進一步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江然對於邀請的第一個嘉賓人選,心裡已近有了預案,那就是陳百祥,最早和燃楓合作,算是江然在圈裡有數的幾位朋友。
陳百祥為人幽默,且因為出演燃楓的幾部高票房電影而人氣暴漲,在這個時空,他的知名度相對於江然記憶中的世界高太多了。
“叻哥!最近忙不忙啊?”對於陳百祥,江然當然要親自打電話過去了。
“一般吶,肯定是沒法跟你比吶。”江然隔著電話都可以從陳百祥的話語中聽到一股酸溜溜的氣息。
江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你這話怎麼說?我怎麼聽著有點兒不對味呢!”
“阿然,你看啊,原來的你掙錢比我厲害我也就認了,至少我比你靚仔,比你幽默,你嫂子就非常喜歡我的幽默。”
陳百祥說道這裡,非常氣憤但又像是吃味的說道:“但是過分的是,你嫂子居然在看了“舌尖上的香江”這節目後,說你好幽默,好有魅力。她這是什麼眼神啊?你自己說你有我幽默嗎?有我有魅力嗎?”
江然聽了陳百祥的話後,竟無言以對,這得多幼稚,多小氣啊,才會因為老婆這樣一句話吃醋。
“怎麼樣?你自己都知道你與我的差距了吧!”陳百祥在江然沉默的時候,得意洋洋的說道。
“是啊,叻哥說得好有道理哦。”江然有氣無力的回應著,接著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我想了想,覺得嫂子說的也很有道理啊。要不我去問問嫂子,看你說的有道理還是她說的有道理?”
電話那頭,陳百祥明顯被江然的話給噎住了,最後滿含無奈的說道:“算了,我一堂堂男子漢,不和她爭。說吧!阿然,你今天找我有什麼事?”
江然這才對陳百祥提起自己對於“舌尖上的香江”節目錄制的構想,表示希望他可以抽出一天時間參加節目的錄製。
“我以為什麼事呢,小事情!你這邊開錄之前,提前二天通知我就行了,我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