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然等人緊鑼密鼓為“舌尖上的香江”節目錄製做前期準備工作時,時間悄悄的來到了1982年的9月中旬。
終於“舌尖上的香江”的前期準備工作全部完成,節目開始正式錄製。江然在節目的第一期並不打算做得太複雜。
他打算在自家的店裡和家裡與鐘楚紅一起品嚐美食得同時嘗試自制食物,在這個過程中,他會概要的為觀眾介紹中國和香港的飲食文化,以及節目的製作宗旨,還有今後節目的大體內容。總體來說第一期的節目內容會將會起到一個點題的作用。
江然和鐘楚紅一起坐在贊助商提供的車子當中,前排攝影師已經開啟了裝置,江然正對著鏡頭,顯得有些緊張。
“阿紅,我雖然經常擺弄鏡頭,但是在鏡頭面前主持節目還是第一次,你可得幫我。”江然對著鐘楚紅可伶兮兮的說道。
這是前面的攝影師提醒道:“江先生,機器已經開播了!”
聽見攝影師的話,江然立刻神色一變,擺起老闆的架勢,對攝影師說道:“啊?這段後期一定剪掉啊!我這麼慫的樣子可不能出現在鏡頭前啊。”
接著又非常臭屁的仰起腦袋,炫耀的說道:“在怎麼說我也是有著億萬身家的知名大導演,是香港社會的青年楷模,不說人見人愛至少也是花見花開吧。”
說到這裡,江然卻又轉頭正色道:“當然這億萬身家和青年楷模是句玩笑話了,但是,我要特別強調一下這個但是,但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肯定是真的,畢竟在我和鐘楚紅小姐的工作分工中,我是負責貌美如花,是我們節目的顏質擔當。”
鐘楚紅對江然的自吹自語,已經笑的不行了,江然在節目的開始之前就和鐘楚紅說了,節目是以真人秀的形勢錄製的,為了使得節目更加真實流暢,在錄製過程中,遇到搞笑和吐槽的時候,要求鐘楚紅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想笑就笑,該批就批,想哭就哭。
節目的錄製還算順利,畢竟所有的流程都是一開始就規劃好了的,吃什麼菜,這些菜怎麼評價其優劣,哪些地方需要吐槽,哪些地方可以穿插笑料,這些基本在臺本上都已經規劃好了。
所以江然和鐘楚紅只要在錄製過程中只要靈活運用,不使節目錄制僵硬,就能夠達到製作要求了。
一天的時間,江然等人終於完成了“舌尖上的香江”第一集的全部錄製工作,至於節目的效果必須要等到後期出來後才能知道。
對於這次得節目後期製作,江然沒有假手他人,因為現在香港的剪輯師不一定可以檢出江然需要的效果。
比如說江然在節目中要求剪掉一段鏡頭,這樣的鏡頭肯定是不能剪掉地,香港觀眾一定樂意看到社會精英,億萬富翁吃癟的畫面,但是怎樣是的他更有趣味呢?
江然就打算在這個時候加一個動畫效果,用一把小剪刀不停的剪下面的字幕中的“這一段”,這樣童趣效果在後世非常常見,但是在這個時代就非常的新穎了。
江然的想法非常好,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他才發現,在這個沒有後世的各種動畫處理軟體,大部分工作需要透過手工完成的時代裡,很多看起來簡單的東西,做起來卻既費時又費力。
第一次做這樣的後期處理,江然在瞭解到香港現有的剪輯室基本沒有這樣的經驗後,他決定自己組建班底,即為後面的節目剪輯做準備,也為將來電影特效儲備人才。
也幸好現在的香港對於這些後期技術人員並不太重視,薪水普遍不高,江然只是輕輕的一揮手中的鈔票,就在二天的時間裡組建了一個只有五人的特效剪輯小組。
在江然做第一集的後期的時候,第二集的錄製並沒有因此而耽誤,等到第一集的完成全部製作的時候,錄製工作已經進行到第四集。到此江然決定暫時先停一停,看看第一集的播放效果,再錄製後面的內容。
在燃楓製作好“舌尖上的香江”的第一集內容後,亞洲電視開始為節目造勢,主要賣點就是江然這個億萬富豪首次主持之旅,以及他和鐘楚紅在電視上的情侶秀。
9月25日,星期六,“舌尖上的香江”在亞洲電視中文臺七點檔開播,這個檔期是江然親自打電話跟邱德根協商後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原本電視臺打算把“舌尖上的香江”放在晚上十點以後的。
當天晚上在香港有很多人在關注江然主持的新節目,16歲的陳巖去年剛中學畢業,現在在家裡開的茶餐廳中幫忙,他對於只比自己大幾歲,且家庭背景差不多的江然非常崇拜。
前幾天在他電視和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