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然在公司裡意外的接到了銀都機構廖一原的質問電話,腦子一蒙,完全不知道對方質問自己的由來。
江然已經很久沒有被人這樣毫不客氣的質問過了,心裡微微不爽,但是想到對方的背景,江然強制按下心裡的不悅,開口問道:
“廖老,你這沒頭沒腦的,把我完全給搞蒙了。到底是什麼事情,讓你對我以及我們燃楓集團這麼大的意見啊。”
廖一原在電話中聽了江然的話,語氣微微一緩,接著說道:“江先生,我們兩家一直以來也算是合作的不錯吧?今年上半年,你的電影想要邀請李連杰出演,找到我這裡,我是二話都沒說,豁出了我這張老臉,找內地的朋友幫忙疏通關係,終於讓內地給李連杰放行。”
說到這裡,廖一原的火氣又上來了,“我廖一原算是對你江先生和燃楓集團盡力了吧?但是你們又是怎麼做的?打我的臉挖牆腳啊!”
江然聽了廖一原的話,心裡基本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說起來李連杰當時能夠到香港來出演《殭屍出籠》,確實幸虧了廖一原的幫忙,不然別人內地部門根本不會放人。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了,內地可是充斥著一股出國潮,很多人趁著出國考察等機會,一去不回,發生這種事情,單位是要負責任的。
所以,燃楓集團邀請李連杰到香港來演電影的時候,李連杰內地所屬的單位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燃楓集團的請求。
一直等到江然出面請廖一原幫忙溝通,對方才欣然同意了燃楓的邀請。
但是,等到李連杰來到香港,看到劇組中的群眾演員拿到的酬勞,以及燃楓集團為他開出的報酬後,他對於香港內地在薪酬上的差異,以及自己的身價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要知道在李連杰等人在去年拍攝《少林小子》的時候,拿的報酬還是固定的月薪,而現在內地的月薪有多少?
幾十元人民幣!
在收入上這麼巨大的差異,無論多偉大的人,心裡都會有落差的。因此,在完成《殭屍出籠》拍攝任務後,面對燃楓集團不斷伸來的橄欖枝,李連杰不可避免的動搖了。
也正是因此,在結束了香港的工作回到內地後,在與家人商量後,李連杰就直接與了他所在的單位攤了牌,明確表示了自己想要到香港發展的願望。
面對李連杰突如其來的要求,內地相關方當然不願意了,不說其他,就李連杰前面幾部電影上的收益,以及這次到香港出演的片酬,每年就能為單位帶來上百萬的收益。
在當時內地的消費水平下,這已經是非常大的利益了。
這麼大的利益支配下,李連杰的單位,甚至內地的很多相關電影公司,都紛紛出面阻擾李連杰的赴港之行。
在這種情況下,燃楓集團自然免不了被這些內地同行們怨恨,就是當初為李連杰赴港拍攝《殭屍出籠》背書的銀都機構,也受到了波及,廖一原更是接到了很多內地朋友的電話。
其話裡話外的埋怨和責問,更是沒有一點掩飾。
廖一原作為香港電影圈裡的大佬人物,其在香港的影響力雖不如邵逸夫和鄒文懷,但是作為香港影視圈的左派代表—銀都機構的董事長,其影響力和權勢自然不可小覷。
莫名其表的被內地朋友責問,廖一原憋著一肚子的火氣,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就更加氣憤了。
因為江然和燃楓集團的行為不但損害了內地電影公司的利益,也極大的損害了銀都機構的利益。
於公於私,廖一原都不可能忍下這口氣,直接就把電話打到了江然這裡,向江然毫不客氣的發洩著心中的邪火。
江然明白其中的緣故後,並沒有推諉,而是直接說道:“廖老,這件事我的確有我們的問題,沒有事先和你溝通,這是我的錯。”
“廖老,你看要不這樣,你什麼時候有空,我親自給你斟茶賠禮?”
江然非常乾脆的向廖一原認錯,這件事自己的做法確實不地道,間接的損害了對方的利益,所以江然認錯非常乾脆。
廖一原和銀都機構在李連杰的身上有著不小的利益,要知道李連杰前兩部電影,無論是《少林寺》,還是《少林小子》,銀都機構可都有參與投資和發行地。
也正是因為銀都機構在李連杰的身上有著大量的利益,所以廖一原的火氣才這麼大,不然,以江然現在在香港的地位,廖一原也不可能在內地的責難下,這麼幹脆的直接來質問江然。
江然雖然認錯非常乾脆,但是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