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重重。
說來說去就是沒人合適,所以說,童貫這個人他竟是不得不用。
“道夫,你我也算相識多年,你的心思我清楚得很,不就是因為那些文官對你的出身頗有微詞麼?你在西北征戰這麼多年,就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也未必能有你的功勳,那些只知道在安全地地方說三道四的傢伙,理會他們做什麼!”
童貫沒料到高俅會這樣戳穿自己的心事,先是感到一陣懊惱,待聽到最後那句話時,不由霍地站了起來。大宋一直有用內侍作為監軍的習慣,而這些監軍不乏在沙場上戰功赫赫的,然而,由於出身這一條,不少人的晚景都淒涼得很,文官的攻擊,武臣的漠視,迫使他們要找一條出路異常困難←童貫之所以一門心思往上爬,正是因為心裡頭那一絲恐慌作怪。而高俅此言完全在指責那些躲在安全地方的迂腐文官,無疑是為他出了一口氣。
“相公”
“道夫,君子相交自當坦坦蕩蕩,我就和你直說,王黼這個人一定留不得,居然想到將春宮圖獻給聖上邀寵,這樣地人若是留在聖上身邊,遲早會是一個大禍害。你若是真的希望,我到時可以給你找兩個優秀的兒郎作為義子,也好遂了你的心願。”
越是宦官就越是希望子嗣興旺,這也是歷史上那些有名的太監個個都是義子成群的原因※以,高俅的這個承諾頓時讓童貫眉開眼笑。
“多謝相公提醒,若非如此,只怕我要被人誆騙了去。王黼確實心術不正,要如何處置相公自個決定就是,我決不再多嘴!”
“哈哈哈,道夫果然是深明大義!”
高俅大笑著送上了一頂高帽子,心中一片輕鬆←可不是那種自詡清正的愚昧書生,宦官又怎麼樣,只要能用得好壓得住,一樣能夠發揮用場。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童貫靠的完全是皇帝的寵信,那些軍功不過是輔助而已←可不會像蔡京那樣過河拆橋,有這樣一個官面上的眼線,很多事情要做起來就輕鬆多了。區區幾句好話和順水人情,他幹嘛一定要吝嗇?
手機小說網隨時隨地享受閱讀的樂趣!
第三十七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
“聖上,魯國公求見。”
這個魯國公的稱呼讓趙佶許久都沒有反應過來,等想到這指的就是蔡京的時候,他不由得眉頭一挑,然後掃了報信的那個小黃門一眼。看來,致仕和罷相終究還是不同的,上一次蔡京罷相的時候,還有人畢恭畢敬地稱呼一聲蔡相公,如今卻換成了魯國公,真真是世態炎涼一點不假。不過也怪不得這些人,誰不知道蔡家如今光景不同,就是內侍也一樣怕站錯了隊。
不過,他確實已經對蔡家大失所望,若不是蔡京有功於朝,此次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這樣輕輕放過的。聽說蔡攸已經病了,看來已經領會了自己的意思,省得事情鬧得驚天動地,反而被別國當作笑柄。遼國這些代價,他都一定要從遼國身上討回來!
“讓元長進來吧。”
聽到趙佶這一聲元長,那內侍不安得抬了抬頭,見天子官家面無表情,不禁心裡打鼓←也不敢多問,躡手躡腳地退出殿外,對蔡京畢恭畢敬地行了一禮:“蔡相公,聖上宣見。”
見稱呼從魯國公變成了蔡相公,蔡京自不免曬然一笑。趨炎附勢的心思是每個人都有的,只是乍一聽別人稱自己魯國公,他倒有些不習慣。歷來宰相致仕,往往會在三師三公之中擇官而拜,他之前曾經得拜太傅,因此這一次致仕並未加拜官職,看在某些人眼中,興許就多了幾分意味不同。
見蔡京進殿拜見,趙佶正坐受了,遂命其起身,這才溫言問道:
“元長的身子可曾好些。”
“承蒙聖上記掛,並無大礙。”這幾乎是一套君臣相見之時的套話,蔡京四下看了看,見殿中只有兩三個內侍,而一個起居舍人正在趙佶身後不遠處凝神肅記。心中不由慨嘆了一聲←曾經聽說趙佶在見高俅的時候,多次將起居舍人在內的所有人都屏退了開去,而自己之前雖然寵信正隆,每次面君卻幾乎無一例外地有起居舍人在側,這個顯而易見的分別,他居然一向忽略了。
到底是親疏有別啊!只是,當初端王府的王府官中,除了高俅之外。其他人在趙佶即位之後也升官不等,如今卻沒有幾個拔尖的。可想而知,即使是從龍之功,同樣還是有差別的。
“臣今次來,是為了另一件事。”儘管知道這一句話出去,很可能帶來地不是機遇,而是更沉重的挑戰,但是蔡京還是不得不勉力一試。
“臣弟元度知大名府多年,政績斐然,治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