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書卻專選唐人五言律詩。很明顯,這是專門為應試舉子提供的作詩範本。
“康乾盛世”時期,國力強盛,統治者的文治武功常令後人驚歎,在文化典籍的整理編纂方面居功甚偉。康熙皇帝富有雄才大略,是歷史上罕見的帝王,他精通儒學,博學多才,重視文教。康熙年間,由曹寅、彭定求等人奉敕編選的《全唐詩》堪稱中國古代最大的詩歌總集。這部詩集以明胡震亨的《唐音統籤》和清初季振宜的《唐詩》為藍本,廣泛蒐集曾散佚遺漏的作品進行校補增訂。全書共900卷,收錄了唐五代時期2200多位詩人的詩歌48900多首。這是我國詩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唐代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全唐詩》的編選,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古典詩歌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對於詩歌教育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久,張豫章等人又奉敕編次《御定四朝詩》三百一十二卷,其中宋詩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詩二十五卷,作者三百二十一人;元詩八十一卷,作者一千一百九十七人;明詩一百二十八卷,作者三千四百人。這部書對於儲存和學習宋金元明詩歌功不可沒。此外,還有張玉書等奉敕編《佩文齋詠物詩選》四百八十六卷、陳邦彥等奉敕編《歷代題畫詩》一百二十卷、郭元奉旨編纂《全金詩》等。康熙帝還詔令儒臣集體編纂了《佩文韻府》和《駢字類編》。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親自主持編定《唐宋詩醇》四十七卷,選取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和宋代蘇軾、陸游等六位詩人的作品2660餘首,而以李、杜為正宗,以白、韓、蘇、陸為羽翼;特別強調詩歌的政治教化意義,尤其強調忠君愛國,散發出相當濃厚的封建說教氣味。這本書問世後刊刻極多,當時詩人幾乎人手一部。乾隆時期纂修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四庫全書》。全書按經、史、子、集四部四十四類編排,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有36300多冊之多,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其中“集部”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五類,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五屬,按照儒家正統“詩教”觀念,對歷來的詩、詞、曲著作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甄別,為清代文人吟詩填詞作曲提供了榜樣。
清代一些詩人、學者也很重視歷代詩歌選集、總集的輯錄編纂。如朱彝尊選編了明代詩歌總集《明詩綜》100卷、編纂了《詞綜》36卷。季振宜編選的唐詩總集《唐詩》七百一十六卷,打破唐詩歷來按初盛中晚的編排方法,詩人和作品按時代編次,由高祖開始,至無名氏終。每個詩人均附有較詳細的小傳,並對所錄詩篇作了較細緻的校勘。此書是《全唐詩》編纂時主要依據之一,當時未刊刻,只有寫本傳世。王士禎編纂了《神韻集》、《十種唐詩選》、《唐賢三昧集》、《唐人萬首絕句選》等,體現了他的“神韻說”理論。沈德潛(1673—1769)編選了《古詩源》、《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國朝詩別裁集》(即《清詩別裁集》)等。他論詩以漢儒“溫柔敦厚”的“詩教”說為本,以唐詩的“格調”為用,在作詩上強調為封建政治服務,力求中正平和、委婉含蓄。《清史稿…沈德潛傳》載:“德潛少受詩法於吳江葉燮,自盛唐上追漢、魏,論次唐以後列朝詩為別裁集,以規矩示人。承學者效之,自成宗派。”由於他的詩受到乾隆帝的賞識,常出入禁苑與乾隆唱和,因而他的詩論和作品風靡一時,在當時影響很大。他所選輯的各種選本,就是他的“格調說”詩歌理論的體現,是當時詩人學習的範本。這些選本儲存了比較豐富的詩篇,在詩歌藝術方面的評語頗有精闢見解,因此廣為流傳,至今仍有借鑑價值。之後,還有張玉編選的《古詩賞析》、管世銘編選的《讀雪山房唐詩鈔》、李調元編纂的《全五代詩》、王輳г吮嘌〉摹棟舜�� 返鵲取U廡┦�柩〖�⒆薌�謀嘧耄��宕��搜�白魘�峁┝瞬煌�綹竦姆侗盡�
彈詞與鼓詞都是清代民間很流行的說唱兼備的曲藝形式。彈詞流行於南方,用三絃、琵琶伴奏,多在城鎮演唱,主要說唱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往往受到婦女的歡迎。許多有才華的女性也參與了彈詞的創作,藉以抒發了她們的人生理想,而女性要求突破封建禮教束縛的願望也在作品中有所體現。著名的女性作品有陳端生的《再生緣》、陶貞懷的《天雨花》、邱心如的《筆生花》、李桂玉的《榴花夢》。彈詞的說白部分為散體,唱詞部分以七言韻文為主,通常採用第三人稱敘述,文字通俗易懂,篇幅往往很大,如《榴花夢》長達三百六十卷、約五百萬字。從講述故事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