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就在範世傑爽到極點,以為這回總算出了一口惡氣的時候,不想賈寶玉忽又換著一臉的笑容,淡淡說道:“可惜還是沒有我厲害啊”

接著,範世傑便目瞪口呆的看著賈寶玉慢慢去桌案旁,提筆寫了一首詩出來,範世傑從頭讀了一遍,整個人就呆住了,臉色紅一陣,白一陣,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哇”

“好詩啊”

“這可比範公子那首好多了。”

“啊”

隨著賈寶玉詩作傳遍各個閣樓,接連不斷的讚歎聲響起,此起彼伏,整個濮山都鼎沸起來。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這讓康正帝想起前些日子送大將田地出征時的情景,康正帝嘆道:“這孩子是在表明他的志向啊”康正帝認為,賈寶玉借田地的口吻寫了這兩句,其意竟是決心要收復遼東,其志不小,胸懷天下啊。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更是堪稱千古絕唱,以物喻人,闡述的道理竟是這般發人深思。

這首詩,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竟將豪放灑脫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東指”,自然是指的遼東了,更是將他心懷天下,收復遼東的志向表現了出來,讓讀詩之人彷彿感同身受,不由自主便生出一股高尚的愛國情操來。詩的美妙處就在於能夠感染人心,在這點上,此詩可謂極其出色。

後兩句,以物喻人,闡述哲理,發人深思,而且正好又是濮山上秋花飄零,落紅陣陣這樣一個景色的完美寫照,其景,其意境與此時的濮山竟是如此貼切,把眾人“此詩是別人代作”的心思也一併給消除了。

賈寶玉這首,論心思之巧妙,論詩句之優美,皆超過範世傑那首,若論立意之高遠,範世傑寫出的那首就只能望塵莫及了。二者相較,竟不可同日而語,高下立判。本來文無第一,但這兩首比較起來,竟是讓眾人都沒了爭論之心。

龔自珍這首《己亥雜詩》可是流傳千古的絕唱,論立意,林黛玉那首闡述閨閣之情的《詠海棠》自然不可與之比擬。賈寶玉和範世傑的比試,可謂勝負已分了,而且是賈寶玉以絕對優勢,壓倒性的勝利了。

“好啊,此詩立意高遠,心思巧妙,堪稱千古絕唱,賈寶玉果然才華橫溢,單憑此詩,朕就是封他一個大將軍也不為過啊。”遼東匪患,可是康正帝的心頭之痛,這首詩所表達的滅遼東的志向,簡直就是說到康正帝心坎裡去了,只覺全身舒暢,三月不知肉味,竟隱隱有一種得遇知己的感覺。

賈寶玉此詩一出,所有人,所有認為賈寶玉江郎才盡,大放厥詞,大言不慚,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此時竟一個個目瞪口呆,再說不出一句話來。

賈寶玉腹中有才學,平時沒必要的時候卻從不表露出來,從不賣弄,竟一首詩作也沒有,在有需要的時候卻也不遮遮掩掩,佳詩一出,便讓所有人震撼,況他人又豪放不羈,不拘小節,說自己只要參加詩會就能奪魁,就果然奪魁,所謂“真名士自風流”,也不過如此吧?

在濮山頂上所有的閣樓裡,在唸完此詩之後,都安靜了一陣,隨即安靜中有人嘆息:“好啊”即使有那不懂詩詞的,看著身邊眾人異彩漣漣,歎服感慨的神色,心下卻也都已瞭然了。

就在方才,眾人還覺得範世傑手段高明,竟能背地裡這樣擺賈寶玉一道,偷了賈寶玉事先準備好的詩作來與賈寶玉比試,真可謂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高明之極然而,人家賈寶玉卻原來更本是不需要別人代作詩的,他自己的詩就已是登峰造極的了。現在看來,範世傑卻是枉做小人,成了笑柄了。

一時讓方才還心裡暗自佩服範世傑手段高明之人,現在卻只覺得他可笑而已了。

範世傑又一次成了全京城的笑柄,自然再沒臉在臺上待著,灰溜溜回了自己閣樓,又從後門,偷偷溜回自己家去了,恐怕這回他躲在家中不敢出來見人的時間,比上回還要長得多了。

在忠順王閣樓上,康正帝對賈寶玉的這首詩毫不吝惜的讚賞,這在一向只把詩詞作為遊戲之舉,並不重視的大華朝,皇帝大肆讚揚一首詩作可是史無前例的。

範源以及其黨羽此時氣焰早已熄滅,一個個無精打采,又不得不隨聲附和聖上,也跟在後面嘴不對心的大肆讚賞起來,他們的心裡可是苦悶到了極點了。

自己那個好久都不曾作詩的兒子,今天突然就作出一首絕世之作來,而且還得聖上如此讚譽,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