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8部分

安排斯科特擔任第二印度洋艦隊司令官,與該艦隊的組成有很大關係。

在第二印度洋艦隊中,有四艘大型戰艦,即兩艘艦隊航母與兩艘快速戰列艦,此外還有四艘輕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在到達印度洋之前,英國皇家海軍還將為其增加兩艘彈藥運輸船與兩艘油水補給艦。

顯然,這是一支典型的航母戰鬥群。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分別在一九四一年六月與一九四一年十一月服役的“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快速戰列艦是毫無疑問的主力。要知道,在當時,只有美國海軍的“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綜合xìng能超過了這兩艘戰艦,中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與之相比都有較為明顯的差距。但是,真正的主力絕對是那兩艘艦隊航母。

這就是“光輝”號與“勝利”號。

嚴格說來,“光輝”級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一種艦隊航母,之前的航母,要麼是改造而來的、要麼是噸位偏小、或者是載機量過少,都達不到艦隊航母的標準,航空作戰能力也不是很強。

到了“光輝”級,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航母才走上了正軌。

當然,“光輝”級有著極為鮮明的特徵,或者說是為了適應北大西洋的惡劣環境,具有典型的英國格調。

比如,“光輝”級是第一種採用裝甲飛行甲板的艦隊航母,比中國海軍的“唐太宗”級與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早了兩年服役,其裝甲甲板的厚度,足以抵擋一千磅級航空炸彈的直接攻擊。

可以說,“光輝”級是一種極為重視防護的艦隊航母。

由此,導致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即在最初的時候,只能搭載三十九架艦載機,即便在改進之後,也只能搭載四十八架。

顯然,這個數量嚴重偏低。

要知道,同期的中國航母與美國航母,載機數量都在九十架以上,即便是日本海軍的航母也能搭載七十多架戰機。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實戰早就證明,不管航母上的艦載機有多少,在採用直通飛行甲板的情況下,一次能夠出動的也就四十架左右。在出動率上,“光輝”級不比其他航母差,因此四十八架的載機量已經足夠發起一次攻擊了。

在斯科特看來,這兩艘航母才是真正的主要力量。

說白了,那兩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只不過是兩艘艦隊航母的貼身保鏢。

有趣的是,英國皇家海軍原本沒有打算派遣快速戰列艦去印度洋,而是打算派兩艘航速較慢的“納爾遜”級戰列艦前去。結果斯科特直接拒絕了這一安排,甚至威脅將不接受艦隊司令的任命。斯科特的要求也很簡單,只需要給他安排兩艘具備有足夠強大的防空火力的快速戰艦就行了。問題是,英國皇家海軍中,除了快速戰列艦,還真找不出具有強大防空火力的快速戰艦。如此一來,英國皇家海軍只能做出讓步,把兩艘“喬治五世”級編入了第二印度洋艦隊。

只是,第二印度洋艦隊沒有立即起航,而是在朴茨茅斯停留了十天。

在此期間,兩艘艦隊航母與兩艘快速戰列艦都進行了改造,主要就是增加了數十門中小口徑高射炮,以及安裝更先進的雷達。

直到六月十八日,第二印度洋艦隊才離開了朴茨茅斯港。!。

第二百三十二章 陌生的對手

英國皇家海軍組建第二印度洋艦隊,準備遠征印度洋,絕對不是小事。

收到訊息後,馮承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雷德爾發了一封電報,提出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應該立即採取行動,牽制住英國皇家海軍,使其無法向印度洋派遣艦隊,協助中國海軍控制印度洋。

雷德爾很快就回了電報,只是讓馮承乾非常失望。

在電報中,雷德爾明確提到,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還沒有做好出海準備,而且英國皇家海軍到底會不會向印度洋派遣艦隊還是個未知數,由斯科特指揮的那支艦隊,也有可能前往地中海。

當然,馮承乾也沒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抱太大的希望。

主要原因不是公海艦隊沒有做好準備,也不是斯科特艦隊去向不明,而是英國皇家海軍向印度洋派遣遠征艦隊更符合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利益,而且不管印度洋的戰鬥結果如何,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有利無害。

道理非常簡單。紅俄眼看著就要戰敗了,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會啟動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方案,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