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各種讚歎之聲不絕於耳。
楊錫也不跟他們交流,記者也知道此時的楊錫忙著,提問時間自會在後面安排。
上百人操作,秦青親自指揮著,不多時,一畝地便被挖空,產量資料也計算出來,就有負責資料監督的報界代表們將資料送了過來。
主持人楊迪拿著資料,準備開始宣讀,但眾人看時,卻見其手有些發抖,口中喃喃的道:“該不會寫錯了吧!”
楊錫道:“照著念,沒錯!”
楊迪遂清了清喉嚨道:“畝…畝產,畝產…”
眾人連耳朵都伸直了,楊迪竟然激動得講不出來。
“畝產四百九十六公斤,合…合…合十六石!”
“譁!”
全場轟動,許多人長嘯出聲。
“不可能,怎麼可能,畝產十六石糧,是否資料錯誤?”蔡邕滿臉通紅,這麼大年紀的人了,竟然顫顫巍巍的拔腿便去稱量處。
陸康等人也緊跟著,早有護衛人員上來扶住兩位老者。
寫《辰河志》的那位黃三老,此時也在,三位老者被一同扶至堆了紅薯的稱量處。
定睛看時,只見堆了十六堆數量差不多的紅薯,彷彿表皮都泛著黃光。
這紅薯卻是表皮微黃色,裡面有絲絲紅色,並不是紅皮品種。
三位老者親自選一堆紅薯稱了,果然一堆便是三十一公斤,合一石。
蔡邕尤自不信,又拿了軟尺,親自去丈量開挖過的土地,竟然也絲毫不差。
至此時,蔡邕、陸康等人哪裡還不信,只是此事太過離譜了而已。
量完土地,蔡邕將尺子一丟,便即對著北面行禮跪下,口中大呼道:“天降神糧!天降神糧啊!”
蔡邕大呼著,臉上早已老淚縱橫。
陸康與龐德公過去扶起蔡邕,三人互相道喜,似乎這紅薯,真是天降神物。此時,旁邊的杜祖安道:“蔡公!您卻錯了,此神糧,非天降,乃是我大辰河區會長楊錫,造大船,揚帆出海,環球冒險,以數千性命換取,與天無關。”
蔡邕被杜祖安如此一說,知事實的確如此,便回首來看楊錫。
只見此時的楊錫,臉上還有一撮泥土,滿眼都是笑容,根本沒有在乎自己行為。
蔡邕知道,自己雖有一些文學影響,但顯然杜祖安等新文學人物,已經主導瞭如今的知識界。
雖然這些年來,蔡邕也有所改變,但畢竟思想有些老舊,看到許多記者正在問著楊錫各種問題,楊錫也開始點名回答,其還是有些心中不舒服。
但天下大勢,已然與這位老人沒有任何關係,他已然變成了過去。
卻說記者的問題,大部分與紅薯還有即將出產的土豆有關,楊錫不遺餘力的將其解釋清楚。
同時,還有人就目前正在呼籲楊錫登基稱帝之事,提出問題,問楊錫看法。
楊錫回答讓人意外,那便是“絕無可能”四字。
數日後,天下報紙、各種其他渠道訊息,將紅薯與土豆之事,大肆報道。
天降神糧之說自然是沒有了,環球收穫被無限宣傳,一時間,再無人將環球航行當作陰謀來討論。
曹操、劉備、孫權、公孫康等諸侯皆聽聞了此事,皆瞠目結舌,不敢置信。
按照報紙報道算,如此下去,辰河商會將從此再無飢餓問題。
讓曹操等人無奈的是,六月中旬,各地紅薯、土豆產量全部自報紙中報出,讓人不得不信。
交州紅薯產量驚人,一百畝紅薯,產一千七百石,畝產十七石。
臺島紅薯產量驚人,一百畝紅薯,產一千六百五十石,畝產十六石半。
其他各郡皆有報道,紅薯產量大概在十六石每畝左右。
而土豆則稍差一些,只有十三石每畝,最高產地為東萊郡,竟然至十五石每畝。
曹操眼睛都紅了,大會群英,竟然有出兵搶奪的想法。
但議來議去,終歸回到武力不足問題上來。
曹操此時明白楊錫為什麼要先徵兵五十萬,時機恰好,有這五十萬兵馬加入,別說曹操要攻辰河區,便是自保,亦有很大難度。
而對與楊錫的環球之舉一直嗤之以鼻的劉備集團,此刻終於又感覺到了極大壓力。
劉備看到報紙報道,報紙上竟然說楊錫環球之舉,只此一項,便功蓋堯舜,超越三皇五帝、秦皇漢武之功績,理應為天下共主,請獻帝退位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