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在元魏和平統一後,曹子穎被赦免!原來,她傳遞訊息給魏國,早在GRU的監控下,李亦奇有意透過GRU,給她準備了假情報,讓她傳遞給魏國!因此,曹子穎等於是害了魏國!
而張子儀捉到曹子穎的情報,卻是KGB做的(子儀是KGB局長也),和GRU各行其道,互不通氣,皇帝也不理這些事的,子儀並不知道GRU給假情報之事,主要是元軍在進攻魏國前,遂行反間諜活動,結果KGB就在無意中捉到了曹子穎。而李亦奇當時不能赦免曹子穎,是不能讓魏國的人知道她立了“功”,否則,就知道那是假情報了!
第一節 入宮見聞
朕在後宮,天天被妃嬪們輪JIAN!很慘的,所以回到三國,千萬不要當皇帝!
說到對外戰爭,朕就渾身不自在!都是他們先發第一箭的!
朕是一個很老實的天子,老實到經常被人欺負,從來都不是朕想找麻煩,而是麻煩來找朕!唉,人長得漂亮不好,總是招蜂惹蝶!
……某人痛哭流涕地自述!
皇帝折返建業後的第二天,不得不立即召叢集臣議事!
照他的打算,回宮後的三天內,他不理政務,先把後宮女人們玩個夠再說,小別勝新婚嘛!唉,哪一個傢伙不是考完高考狂歡他一星期的?
可是在他剛回到建業,接到的那份邊關急報,破壞了他的計劃。就在當晚臨幸妃嬪時,賢惠的皇后蔡琰不停地催問他應該如何處理邊關之事!他的態度將決定安理會日後的決策!
無奈之下,只好通知群臣,明天九時上大朝。
不過,按照程式,在大朝前先小朝,就是召集官僚的核心,內閣和六部尚書先行討論主要政務,作出基本決策,以統一思想,避免朝會上發生你爭我吵,有辱斯文之事。
這事有過先例,也是由大元朝制導致的,因為皇帝大開言路,不偏聽偏信,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所以朝會上群臣極為活躍,有時活躍過了頭,甚至發生過扭打行為!有次就是兩個六部尚書之間進行鬥毆!
那是禮部尚書蔡邕和吏部尚書諸葛瑾曾經進行過的一次可笑的內鬨!兩個大臣,一個是皇帝泰山,一個是皇帝寵臣,兩人在太和殿上,為某事吵得不可開交,互不相讓,鬧了個臉青脖子粗!諸葛瑾氣極,斜著眼道:“要不是看你老,本官就揍你!”
蔡邕也是昏了頭,湊了個老臉伸過去道:“你揍啊!你揍啊!有種的你就來試試!”
諸葛瑾覺得那老頭兒可惡極了!惡向膽邊生!一巴掌拍了過去!“啪!”
蔡邕的臉上立時多了一個巴掌印!
他的反應也是出乎人們的意料,他不是向皇帝女婿哭訴,而是“通”的一拳,打在了諸葛瑾的肚子上!打得諸葛瑾後退二步!兩人平分秋色!
兩聲都很響!大殿上袞袞諸公聽得都呆若木雞!
要不是張昭喝止,只怕群臣中隸屬兩派的官員就要在莊嚴的大殿上學建業的的鄉議局來全武行了!
李亦奇本人坐在寶座上,心中美滋滋的!打啊!打啊!為什麼不打呢?他***,要不是怕有辱斯文,老子我就叫兩個大臣來拳擊,打勝的那個,老子就採納他的意見!
他為什麼這麼高興呢?因為群臣分派是好事,最怕的就是他們抱成一團,要是抱成一團,皇帝就不好當了!而且,本朝官員的膽識過人,哪怕你是首輔之尊,只要他認為他有理,照樣敢於當面對首輔進行抨擊!這是件可喜可賀的事!象蔡邕是禮部尚書,老革命、女兒又是中宮皇后,可是後進的諸葛瑾一樣是看事不看人,不鳥他!
隨著政治經濟的發展,現在元朝大臣已經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蔡邕的左派,因循守舊,改革的主張不少他們都反對,反對皇帝改聖人之術,他們同意皇帝對國內百姓的仁義,但反對皇帝計劃對外國人的不仁義,有蔡邕、刑部尚書虞翻、戶部尚書丘八等,另一派就是右派,以諸葛瑾為干將,有兵部尚書王甲;工部尚書張正常為呼應,他們支援皇帝所出的《聖經》上對儒家之術的改良!主張對外開戰,開疆拓土!而內閣首輔張昭則在兩派間搞平衡,對事不對派。
事實上,除了因個人理念的問題,還有著利益上的關係。
象諸葛瑾,他不同於朝中的那幾位大佬,那些人,要不是皇帝的親戚,要不就是老資歷,有牛B的資本!諸葛瑾的根底淺(魯肅推薦他來當官的,他家裡又沒漂亮女兒嫁給皇帝),他不跟緊皇帝,能有多大作為?而兵部,如果對外開戰,兵部的發言權自然是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