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插話道,看著李耳的眼神很溫柔,“大哥你覺得如何呢?”
這事我覺得如何就可以改變的嗎?李耳搖了搖頭,看向原始:“原始,主持封神之戰的應劫之人就要到了。你該去看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更。
第六十七章
曾經有人猜想過,明明出現在玉清聖人元始天尊面前的兩個人背後都有標記,為什麼玉清聖人偏偏選擇了老邁沒有修煉天賦的姜子牙,而不是年輕天資卓越的申公豹呢?難道說,真的是因為什麼天性奸邪這種事?
不管後人是怎麼猜想的,李耳他們現在就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只不過其他人都是遊移不定,而只有李耳很清楚的知道這個命定之人是姜子牙。可是為什麼呢?
李耳在原始安排了南極仙翁帶他們下去教導他們基礎之後,如是說道:“主持封神之人不可成聖。”是的,即使即使有過很多猜測,這個時候,李耳才真正的明白,為什麼是姜子牙,而不是申公豹。
“這事因為平衡之道。主持封神之人,掌管封神榜,統領三百六十五正神,若他修煉天賦卓越,則必然首先成為天帝,其次,便是聖人,甚至神祖,道祖。”李耳這並不是無的放矢,洪荒裡神仙的權力是和能力掛在一起的。若是如姜子牙這般到死都不過一個元嬰期,便是要成仙都是要用丹藥堆的,那麼他也就沒有那個實力來掌控那些被封的神,這自然是好。否則的話,神不聽天帝號令,反而聽別人的,還要來幹嘛?
也因此,即使姜子牙天分出眾,也是不可能讓他修為卓越的。甚至,說不準還要引導他給自己封一個神,那就是最好的。與之相比,申公豹倒是算是修仙的良材美玉,可惜的就是世俗心重了點,人倒也不能說不好,否則他那些明明該與之對立的截教的朋友是怎麼交來的?
時也命也,大概就是最好的解釋了吧?不過也怨不得封神之戰之後,幾乎有志一同的,不管是修真門派還是修魔的,修佛的都儘量的不參與朝政了,最多就掛個國師的名字,還非得是沒有成仙前途的人才來做的。
“姜子牙的年紀太大了,為人又過於迂腐,不知變通。”通天並沒有反對李耳的意思,只是這麼說著他的結論,“我倒是挺喜歡那申公豹的,可惜就是弟子太多了。”
“你的那些弟子,說是多,但多的都是幾名弟子罷了,你的親傳弟子又沒有多少。”原始翻了翻眼皮,對通天這種沒事就要表現一下自己是多麼的吃虧,多麼的可憐,多麼的為兄弟付出的行為感到不恥。
撓了撓腦袋,通天倒也乾脆:“那倒也是。就是不知道我那些徒兒聽不聽話,要是他們非得這時候跑外面來鬧,便是誰也救不了的。
時間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在聽到通天這麼說的時候,李耳不由的想到。在很多年前,通天甚至都會考慮為了幫助后土,分出自己的一縷元神,而現在,他卻對弟子的死都可以放在一邊了。
感慨著的李耳,其實不知道,通天本就不是純善的人。那時,他想要幫助后土,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后土是祖巫,在他看來也是盤古之後。而現在的那些幾名弟子也好,親傳弟子也好,自然是沒那麼重要的。這倒不是說通天就會看著他們死什麼都不做了,就是相對而言吧!
而且,就通天這衝動的性子,到時候,真發生了什麼,他還會不會那麼淡定,還兩說呢。
李耳這麼一想,就覺得自己著實是杞人憂天的很,那些感概什麼的完全是浪費感情,要知道通天的性格和羅睺其實也是很像的,還是到時候,臨陣發揮來的巧妙呢。
不過這邊姜子牙是已經來報到了,而那邊,距離九尾狐入宮卻還有點時間。現在的帝辛其實真的是個明君,因為他真的是個明君,所以周圍的大臣們都覺得女媧廟裡的事情肯定是有妖道作祟,故意讓大王惹怒了女媧娘娘,好讓女媧娘娘發作了大王。
於是,忠誠的大臣們就開始一個個的排查可能的人選了。
地仙界至今已經經歷過幾個王朝了,人們自然的惡業不可能和一開始一般的天真,陰謀詭計是越發的常見了。眼下里,他們總結的嫌疑人物裡,各路藩王都在其中。另外還有的一個就是名聲極好,但是總是拉著一幫人與帝辛做對,但礙於他的名聲,帝辛還不能把他怎麼辦的微子啟。
好吧好吧,就算是封神,你也不能不讓人家臣子表達一下對王的忠誠不是?文死諫,武死戰,誰知道那些文臣等的是不是就是死諫,留得清名千年傳呢?要知道,這時候的人,腦子死板的,思想奇異的,其實還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