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階段到第二個階段的突破!
成功的那一刻,他才有空去照一下鏡子,發現自己面容憔悴,用“形銷骨立”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梳理知識,理清脈絡,是一個去其繁枝,取其主幹的過程。
鄭翼晨整整用了一個星期。
按照常理,他過渡到第三個階段,所花費的時間,至少也應是第二個階段的兩倍。
可是,鄭翼晨僅僅用了兩天,就成功完成了第二個階段到第三個階段的過渡!
這種驚人的進度,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蹟。
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奇蹟,主要還是跟他自身的慣性思維有關。
將讀薄的書重新讀厚,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發散思維,依照主要知識,觸類旁通。
中醫治病,講究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辨證,就是一個發散思維的過程,著重“悟性”。
鄭翼晨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掌握《黃帝內經》記載的高深醫術,靠的就是非凡的悟性。
旁徵博引,舉一反三這些在旁人看來難如登天的東西,他卻是甘之若飴,沉浸其中樂此不疲。
因此,他才能有這種質的飛躍,這不是一時的聰明或滑頭,厚實的底蘊和遠超常人的努力,促成了奇蹟的發生。
如今的他,對於外科手術的一切流程,步驟,禁忌與要領,無不爛熟於胸,深深記在腦海裡。
又經過兩天的苦思,他一遍遍翻閱《黃帝外經》,與腦中的西醫外科知識相借鑑,終於突破了最後一層窠臼。
原先不明所以,如墮雲霧的種種內容,用一種無比清晰的外觀,呈現在他眼前。
一條中醫外科的康莊大道,就此浮現。
這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道,屬於鄭翼晨的中醫外科之道!
“什麼時候我才能進行第一次外科手術?想想還真有點小激動呢!”
鄭翼晨看著電腦影片中血淋淋的手術畫面,神色痴迷,手持手術刀上下比劃,左右揮舞。
平日裡對他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