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家二老爺甩開手上的冊子:“你看看這定國侯做的是什麼事,說是五百部曲,竟然還有虛數,實不過三百而已。難道要我弄些寡婦婆子跟在二郎身邊嗎。就是這三百也大多是老弱病殘,他怎麼做的出來呀,太可氣了。不是東西呀。忒不是東西。”
華晴芳黑臉,跟著說道:“這事做的確實夠損的。”然後意識到在婆婆跟前呢,跟著就說到:“好在現在大梁太太平平的,咱們倒也要不了那麼多的人手。矮子裡面拔將軍,勉強倒也能湊個百八十人,夫君身邊的人手倒也夠用,爹爹不必為了這等險惡用心的人太過生氣。爹爹犯不上因為這等人氣壞了身子”
心裡則在怪自家老公公的社會白混了,罵人的詞語竟然如此貧乏。罵的不夠狠。一句不是東西竟然就把定國候給概括了。這玩意就是一個壞透腔的。他娘生他的時候定然忘了放禮儀道德了。
池家二夫人一聲冷哼,跟著諷刺說道:“芳姐說的是,不過這定國侯府做出來這種事情倒也不算是意外,如今的定國侯府。恐怕內裡就如此的。這些年我也看到明白了。這侯府咱們指不上。難得老爺能看的這麼明白。”
池家二老爺一聲嘆氣:“想當初祖宗創下的基業何止萬戶侯呀。到了如今也就剩下這麼一個名頭了。這堪用的部曲,說是三四千戶,拎到一起如今也不過千了。實在是愧對於祖宗呀。”
華晴芳倒也不好開口了。這個倒是怨不了人,大勢所趨呀,誰當權執政也不願意看到私兵這種東西太多不是。
別說一個定國侯了,就是如今的國公們手裡又有多少的實權呀,更別說部曲這種東西了,那可是能扛槍上戰場的,這年頭多養幾個護院的家兵都遭忌諱呢。
這話她一個婦人沒法開口安慰人的,想來池家二老爺也是多少有點明白的,難怪氣的那麼狠也只不過罵定國候不是東西呢。芳姐只能打起精神開始在冊子裡面劃拉人手。
邊上的池家二老爺夫婦則把定國侯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的給抨擊了一遍。
在池家二老爺看來,這定國侯一年不如一年就是定國侯這個當家的沒本事,弄的定國侯府今日如此的慘淡。
池家二夫人對這定國侯府裡面的老大一家早就恨之入骨,難得自家夫君今日裡能明白點事理,知道他們娘們在定國侯府這些年生活的不容易,自然是跟在池家而老爺身邊對定國候夫婦各種咬牙切齒。
最後夫妻二人 看到兒媳婦那邊對著名冊各種撓頭才不好意思的住嘴。比起兒媳婦的實幹,他們夫妻的行為,實在有點拿不上臺面。
池家二老爺摸摸腦門不好意思的過去跟著芳姐一起看冊子,選人手。好歹能給兒媳婦幫把手。
池家二夫人點頭欣慰,自家兒子好福氣,娶了一個能幹的夫人。看著媳婦辛苦,親自去灶房張羅吃食。
芳姐看名冊,不光是從書面上看,還隨身叫來二房的管事,不拘多少對於看得上人家都要詢問一番。
對於管事知道多少倒也不在意,本來嘛,二房的管事,又不是定國侯府的管事,本來也沒有指望能瞭解的多透徹,不過多少了解一下總比倆眼一抹黑的好。
那些芳姐看著實在抽不出壯丁人手的人家,都被芳姐劃去莊子上了,勞動力等於生產力,好在是太平盛世,倒也不是真的讓人太為難。
還有一些年歲大的部曲,一時間芳姐還拿捏不準讓這些人由軍轉民的問題。思考著回頭跟池二郎商討一番。
芳姐對著冊子只能一聲長嘆,大家都不容易呀。好在這樣的家庭裡面還有十一二歲的小少年待成長,總算是將來還有希望。
芳姐最後扒拉出來百十來人都是壯年男子,至少拉出隊伍來應該還像那麼回事。
池家二老爺看到自家兒媳婦做事靠牌兒,而且不拖泥帶水,這麼大的事情不過一個時辰就搞定了,自己處理起來怕是也沒有兒媳婦這等魄力和決斷的。那是由衷的覺得兒子有福氣,對芳姐頻頻點頭。
芳姐拿著新規整出來的冊子,謙虛的捧給自家老公公:“爹爹看看這冊子,裡面的人手看著都是不錯的,回頭讓人在仔細的探查一番,核實一下身份。若是都不錯的話,大概還是能留在夫君身邊當用的。爹爹幫兒媳婦長長眼,看媳婦安排的可還妥當。”
池家二老爺掃了一眼芳姐手中的名冊,揹著雙手心下感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呀,雖然自己糟心了點,本事小了點,可有本事的人他見的不少呀,這個年歲有自家兒媳婦這份淡定。這份魄力。還有這份謹慎的男子都少見,何況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