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個世界,豈不是另一種方式的轉世重生?
這倒是讓黃一凡有些尷尬。
或許,在別人眼裡,像秋水這樣的妖怪,只能用屈子轉世這樣的理由來解釋吧。
“為什麼會這樣問?”
沒有回答是,也沒有回答不是,黃一凡反問說道。
“對不起,秋水先生,我們無意冒犯您,因為我們覺得,您與屈子實在是太像太像了。”
最後一位粉絲說到這裡,公頻又一次被網友的評論刷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雖然資訊被刷得非常快,往往一句話剛剛出現,前一句話就被後一句話給刷得不見了蹤影。
但是,眾人一起刷出來的文字仍是清晰的映在了黃一凡的眼前。
見黃一凡沒有回應,這位粉絲猶豫了一下,再一次說道:“秋水先生,其實您不需要回答,我們只是問問而已。”
說完,這位粉絲便結束了提問。
這是現場文字訪談當中唯一的一個沒有得到答案的提問。
最後一個問題完畢,整個的文字訪談也就此結束。
只是結束之餘,黃一凡卻不知道為何突然有一些感慨。
“秋水先生,您是屈子轉世嗎?”
腦海裡面黃一凡再一次回想著最後一位粉絲的提問。
雖然黃一凡並不是他們,但黃一凡似乎能夠體會到這一些粉絲們問出這一句話的感情。
這是一種對於秋水筆名的敬意。
這也是一種對於先人屈子的無限緬懷。
“好吧,既然如此,這首詩歌就獻給你們吧。”
一直以來黃一凡並不想寫這一首詩。
不是這首詩不好。
也不是這首詩不經典。
正是因為這首詩太好,太過於經典了,黃一凡越是不敢寫。
當然,越是不敢寫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首詩一出恐怕又會引來無數的猜測。
只是,到了現在,黃一凡也不管這一些猜測不猜測了。
那麼,這一首華夏詩歌當中最具燦爛,最具文采,最為奪目的詩歌《離騷》,就此出現吧。(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九章: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唉,秋水先生竟然不再寫神話了?”
訪談雖然結束,但一眾粉絲的討論卻並沒有結束。
“別提了,聽到秋水先生不寫神話,我也有些鬱悶。不過,想來秋水先生的逼格這麼高,開天,劈地,造人,創字……這一些都寫完了,你覺得秋水先生還能寫什麼。哪怕就是要寫,也是其他的一些人在這個框架裡面寫呀。”
“說得對,秋水先生已經將神話給寫絕了。所以,最後只好不再寫神話。我倒是對秋水先生未來寫的作品很感興趣,什麼時候再來一篇大學之道這樣的哲學文章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寫得實在是太經典了。我已經感覺未來一百年後,大學之道將超過曾子語錄。”
“我也感覺,不過,要再寫一篇像大學之道差不多的哲學文章,我估計很難了。難寫出一篇,已經是聖人級別了,再寫一篇,簡直是聖人之師了。”
“聖人之師,這個說法好。不過,我倒是對秋水先生說的那個易經八卦很感興趣。”
“易經八卦?這不是個坑嘛,秋水先生也要研究算命的東西嗎?”
“這個我不懂,不過,我感覺易經八卦可不僅僅只是算命。再說,如果易經八卦就是封建迷信的東西,你想秋水先生會去研究麼?”
“這個說法不錯,易經八卦可以說是華夏最早的文化,他怎麼可能是算命的學問?就像我們現在的中醫,很多都用到了易經八卦裡面的陰陽理論。”
“對對對,我記起來了。據說“曾子”就有研究過易經八卦,並且還專門為易經八卦寫過卦詞。大家想一想,連聖人都在研究八卦,難道易經八卦真的只是算命的東西?”
“絕對不是如此,易經八卦文化雖然現在看起來是算命的學問,但易經八卦理論早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融入到了我們的文化。就像二進位制原理一樣,事實上他就是根據八卦理論而來的。而易經八卦裡面為人處事的道理,也一直影響著我們華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