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承下來。
之後他便率領兩萬五千幽州雄兵,第一時間返回幽州。
幽州軍務早已形成完整體系,根本不需要林沙過多參與細務,只要定下一個大方向,或者大的戰略部署,後面的煩瑣細務自然有手下的幕僚團隊與將校處理。
只是開了幾場慶祝宴席,又接受了幽州一干權貴的祝賀,制定好之後半年甚至一年的大方向,而後便在幽州北塞下了第一場雪的時候,帶上五千精銳騎兵,轟隆隆馬不停蹄返回洛陽。
而後又在洛陽搭乘五牙戰艦,與隋帝楊廣派遣的另一位“欽差大臣”,禁軍統領宇文化及一同奔赴江南。
皇帝啊,你的名字就叫做多疑!
心中不喜,自然明明白白表現在臉上,就是與楊廣辭別之時都沒收斂,弄得楊廣好不尷尬卻也無話可說。
至於宇文化及,那就是憋屈了。
在林沙跟前,無論官職還是地位,又或者武功實力,他根本就不是對手。
跟著林沙一同南下,就算有好處也別想落到手,更別說此行的目標長生訣了。
除非他想死,直接將把柄落在林沙手裡,否則心中有再多的小九九,也只能強行忍耐,不敢也不能有絲毫妄動。
當然同樣的,宇文化及也負有監督之責!
以他跟林沙之間的僵硬關係,他得不到的好處,林沙也根本不要想得到。
這或許,就是楊廣派遣宇文化及一同前行的緣故。
他雖然信任林沙,但不可能一點保留手段都不做,這就是帝王心術!
看著宇文化及那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林沙除了不屑還是不屑。
這就是帝王與臣子之間的眼界差距了,當然也可能還有武功方面的巨大差距。宇文化及不過踏入先天的一流顛峰高手,實力也就與石龍旗鼓相當而已。
又怎能看出林沙對長生訣的真正態度?
還以為有機會可以抓住林沙的把柄,所以儘管要屈居林沙之下憋悶得緊,卻是鬥志昂揚振奮不已。
可憐的娃!
遙想書中這廝多風光啊,獨自一人提前趕赴江都,作威作福好不愜意,可是現在頭上卻壓了一座大山。
本來像這樣,兩位軍方大佬同時趕赴南方的事兒,應該極為轟動惹眼才是。
可是,楊廣就是不走尋常路,就在林沙和宇文化及還沒離開之前,便宣佈了遷都江都的決定。
這一下,可是把天都捅出了一個窟窿!
剛剛在洛陽安置好沒多久的朝堂,一下子又沸騰起來了。
流言蜚語滿天飛權貴豪門以及朝堂大佬個個心思不寧,忙著勸阻楊廣不要胡鬧,以及想在亂局中給自家撈取好處還來不及,哪有功夫理會林沙和宇文化及的去向?
就算有那想要深思一層的,也只以為楊廣這次為遷都做探路準備,並沒有想到其它地方。
只有宇文閥的核心成員,才知曉楊廣派遣兩人前往江都的真實用意。
長生訣啊,誰不眼饞?
要是能夠看透長生訣裡的奧秘,不說真正長生吧,只要能活個幾百歲,楊廣和楊氏皇族便徹底無敵了。
任憑哪位梟雄手段通天能力非凡,也擋不住時間的消磨。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楊廣還是很有雄心壯志的!
……
所謂相看兩厭,林沙與宇文化及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分別乘坐兩艘五牙戰艦趕路。
站在艦首,遙望兩岸光禿禿的田野和寂寥的初冬風景,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暢快。
不得不說,楊廣花費巨大民力開挖的大運河,確實對南北交通的聯絡,達到了極為驚人的作用。
與正常歷史上的大運河不同,大唐世界的大運河,挖得更深更寬闊,不然也難以讓龐然巨獸般的五牙鉅艦,有乘風破浪縱橫馳騁的機會。
這五艘戰船乃已作古的隋朝開國大臣楊素親自督建,名為五牙大艦,甲板上樓起五層,高達十二丈,每艦可容戰士八百之眾。
此時跟隨而來的五千幽州鐵騎,以及他們的坐駕也全部搭乘戰艦,乘風破浪直向江都飛馳而去。
“什麼時候可以抵達江都?”
目光落在岸旁林木外冒起的殿頂上,那是隋帝楊廣年前才沿河建成的四十多所行宮之一,林沙輕輕搖了搖頭緩緩開口。
隋帝楊廣即位後,以北統南,命人開鑿運河,貫通南北交通,無論在軍事上或經濟上,均有實際的需要。但大興土木,營造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