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逵置婧�E笥押艿靡獾廝翟綬顧�渤粵寺潭梗�怯〉詘卜縹叮�說ト縵攏�

原料:3杯水,一湯匙 油,四分一茶匙 黑芥菜籽,四分之一茶匙 薑黃粉

做法:1. 用水煮好綠豆

2. 油熱了,爆香黑芥菜籽和薑黃粉

3. 最後,混一塊堆兒,完事兒,開吃。

這麼個做法,中國人得嚇倒一半。我一直很佩服北美人的胃,一定是筋脈橫生,韌性很強。有一種墨西哥風味,玉米麵捲餅Taco,一張黃褐色的圓餅,對摺以後,裡面夾著牛肉丸,或者火雞胸之類的大肉,然後配著西紅柿片、乳酪、洋蔥,最後澆上芥末醬或者沙拉醬、番茄沙司。人們很喜歡那種對摺後可以立在桌子上的折餅,一口下去,又硬又冷,一會酸一會鹹,所有的味道都靠舌頭攪拌混合。我看了就飽了,公婆到溫哥華探望,我問他們要不要嚐嚐鮮,他們看了一眼,就急著趕忙搖手逃跑了。

前兩天,看一本談論飲食起源的書,上面說啊,全世界的外賣餐幾乎都是從中餐來的,在中餐在世界上流行起來以前,人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把餐廳的菜帶回家去,但是現今,每個國家的中餐都是不同的味道,因為早期的華人移民,找不到應有的原料,只好用當地的現成的材料去代替,所以各個國家的中餐和中國國內的中餐也不一樣。這是一本美國人寫得書,所以作者的觀點也是外國人對中餐的觀點。去年北美地區評比各種風味,結果中餐被評比為不健康的食品。那可不,他們淨吃咕老肉、糖醋排骨,這種先過油炸再裹甜汁,是有悖健康觀念,就是在中國,誰家天天飯桌上端這個啊。有一段時間,我很迷戀泰式炒麵,找到菜譜,買齊了佐料,可是怎麼炒也炒不出餐館裡的味道,後來在一個旅遊節目裡,導遊說泰式炒麵在泰國是非常普及的一種街頭小吃,幾把豆芽幾塊豆腐,幾滴魚露幾勺酸角醬,非常清淡的一道菜,但是北美流行的那種又油又鹹的炒麵,是北美風格的泰餐。鬧了半天,我所痴迷的是北美風格的泰餐,並不是真正的泰餐,洩氣洩氣。

從前上大學的時候,食堂裡賣一種大包子,有個同學咬了一口就全扔了,說他一口就嚐出裡面的餡兒攙了豬油,太油,噁心。我看他吃披薩餅,可是猛加cheese,當時是時髦,現在倒是想著豬油和乳酪就油性來說,半斤八兩吧。我自信我再怎麼吃,也不會吃成溫哥華的大胖子的,有時買菜,旁邊大嬸把磚頭一半大小的黃油、乳酪,像碼牆一樣,在菜籃裡碼了一排,那是給腰上的救生圈充氣的。一方面這麼狠吃,一方面堅持拒絕肥肉,讓我這無肉不歡的人難尋傳說中的五花三層立方肉。弟弟問我是不是在加拿大還是一週一次紅燒肉,我說,別提了,你是不知道啊,加拿大的豬瘦得啊,是皮包瘦肉。

(最近,邊看電視邊寫,寫得亂七八糟,七零八散,見諒見諒)

阿三哥

第一次聽說“印度阿三”這個叫法,是在《大話西遊》裡。印象頗深,後來求證了一下,出處竟來自於舊上海,那時很多印度錫克教徒在上海灘租界的警署裡任職巡捕,一來人們認為一等是白人,二等是華人警官,三等就是印度巡捕了,排行第三;二來上海的洋涇浜英語,叫阿Sir,百姓聽了直接叫白,(原來香港連續劇裡,阿Sir阿Sir的是上海式英語);三來,印度人通常職位很低,總是對長官說“Yes Sir,Yes Sir”,或者轉眼對平民很粗暴地大喊“I say,I say”,加上印度巡捕多是錫克教徒,愛纏紅頭巾,所以上海人叫他們“紅頭阿三”。

不管怎麼說,自從看了《大話西遊》,看到印度男人,管他頂不頂頭巾,我心裡都說:“哦,阿三哥啊。”去年,印裔已經超過華裔,成為向加拿大申請移民的第一外來族裔。

最近參加社群的兒童活動,發現新來了一個印度阿三哥,帶著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兒,父子倆頭髮都是卷卷的,是那種又黑又粗又硬的卷。面板黑黑的,那種黑也不是通常黑人那種鋥亮的黑,是灰黑灰黑的,眼睛也沒有光澤,反正整個人看上去黑黢黢一團。我從前聽說,是我聽說啊,這一點一定要說明,印度實行等級制度,而面板黑的人就是階層比較低的那一類人。那個小女孩很活潑,一刻不停,到處跑。她爸爸追在後邊,有時跟著一起瘋,有時一手拿個裝滿沙拉的小碗,另一隻手舉著個勺子,趁間隙就喂一口。看他也是個負責任的爸爸,我漸漸對阿三哥有了些善意,見面還會微笑打個招呼,但他總是很嚴肅,或者臉太黑,總是看不出笑容來。總歸來說,阿三哥們,還是很愛孩子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