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亡慘重,改稱為聖門,可是在武林正派眼中,仍然視之為魔門。

武林各大門派深深體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故此百年以來,將魔門視為大仇,務必盡數剷除,甚至連根拔起。

九陽神君沈玉璞橫空出世,以一身驚世駭俗的神功,行走江湖,誅殺許多江湖敗類,然而卻也殺了不少的名門正派弟子。

而他最讓人難以容忍的,卻是挑戰天下十大高手,連敗崆峒掌門破玉子和崑崙掌門悟明大師,並且還向天下第一人提出約戰之舉。

以他滿手的血腥,一身的絕藝來說,按照槍神和鬼斧的看法,漱石子就應該在泰山之巔予以重擊,讓他無法離開泰山,從此在江湖上消失。

可是漱石子宅心仁厚,竟然白白的放他離去,飄然下山。

雖然漱石子表示,九陽神君的心法有殘缺,當練到第七重時,會遭到心火焚身,走火入魔而亡。

可是趕到泰山的槍神、鬼斧和鐵冠道長、大愚禪師仍然不放心,認為九陽神君下山之後,很可能會大開殺戒,為害武林,造成更大的劫難。

於是他們四人才聯袂下山,追緝九陽神君,結果不料纏戰千里,沈玉璞的武功修為越戰越高,以致逼得他們四人只得聯手除此大害。

槍神的遺書中充滿了悔恨之意,認為早該在剛找到沈玉璞時,便四人聯手,定能殺死沈玉璞。

只可惜他們給了九陽神君機會,以致最後五人一齊身受重傷,墜入靈巖山中的深淵,全都奄奄一息。

對於金玄白的出現,以及他被沈玉璞收為徒弟的敘述,槍神記載甚詳,他表示當時收徒,並非意願,只是受到大愚禪師的勸說而已。

大愚禪師當時說得很清楚,金玄白天資聰穎,個性堅忍不拔,若是在九陽神君的門下,十年之後,武林中必然會再出現一個小魔頭。

到時候江湖上劫難叢生,必定有許多正派弟子喪命在他的九陽神功之下。

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一定要將這個禍根早早除去。

大愚禪師和鐵冠道長商談之下,認為應該搶在九陽神君授藝之前,把金玄白收為徒弟,先由大愚禪師用少林洗髓易筋之法,替金玄白奠下根基。

等到根基奠定之後,再由鐵冠道長傳以武當心法,如此一來,佛道雙修,縱然得到沈玉璞傳授魔功,所受的影響也比較小。

大愚禪師和鐵冠道長原本的打算是萬無一失,認為金玄白佛道雙修之後,再習魔門心法,很可能會走火入魔,就此毀了他一身修為,也算替武林除害。

萬一金玄白沒有走火入魔,功毀人亡,也因心性改變,不致太過為難少林、武當兩派弟子,而替武林留下一份生機。

可是半年過去,金玄白兼修佛道魔三種心法,卻對他毫無損傷,反而功力突飛猛進,讓大愚禪師和鐵冠道長深深不解。

他們和槍神、鬼斧商量之後,終於決定將孫女許配給金玄白為妻,認為這是一石數鳥之計。

可是當大愚禪師和鐵冠道長陸續仙逝之後,槍神和鬼斧發現由於金玄白的稟賦實在太適合練武,竟在短短數年裡把兩人的一身武功都已學全。

這種情形讓他們又愛又怕,無法預測將來金玄白會有多高的成就,也更害怕這個孩子長大之後,武功越高,為害江湖的能力也越大。

就因為這種心理,讓槍神和鬼斧備受煎熬,覺得當初和大愚禪師、鐵冠道長所擬定的辦法錯了,不該用孫女的幸福作為賭注。

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們認為以金玄白的成就來說,只要克服魔門心法的傷害,那麼女色的傷害,對他來說,收效不大。

為了避免金玄白將來成為武林大魔頭,受到各大門派的圍剿,而傷害到他們楚家和歐陽家的名譽及孫女幸福,所以槍神改變了主意。

他在遺書的最後面,很沉痛的表示,他們很疼愛金玄白,認為這是一個極為聰穎、非常可愛,也很有前途的年輕人。

可是為了武林正義,為了江湖前途,他們不能不除此大害,減少發生江湖劫難的機會。

故此槍神說,如果遺書沒被九陽神君毀去,而切實的落在他的兒子手中,那麼必須大義滅親,會同各大門派,趁金玄白羽翼未豐之際,予以剷除。

鬼斧所留下的那封遺書,意思和槍神相似,也主張歐陽悟明聯合楚家子弟,會同少林、武當等七大門派,趁金玄白功力未有大成之前,合力將他殺死,免得為禍江湖,戮害武林,至於聯姻之事,則就此作罷,不可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