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嗽偕獻嗾奐シ碓�閒值艿謀匾��

曾國藩的部隊裁撤之後,有的人沉寂了,有的人卻轉入了官場,仍然在清末的政治舞臺上發揮作用。

湘軍在建軍之初,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一次戰鬥,一百人當中可以提拔三人,此後逐年增加。湘軍打了十二年仗,被提拔的人數之多,可想而知。最保守的估計,武職三品以上的人數大約有三萬人,三品以下的人數則將近四萬人。這些將士的提升主要透過論功行賞,有的特殊人才是透過曾國藩秘密奏薦,被清廷駁下來的不到千分之五。

湖南人把讀書和當兵作為實現個人奮鬥目標的捷徑,一些科學家和文人,也想方設法和湘軍拉扯關係,或者到湘軍中去混一混,有了這麼一段履歷,升官和辦事就方便多了。曾國藩幕府的李善蘭和華衡芳,是自然科學家,俞樾、吳汝綸、王輳г撕屯醢捕ǎ�蚴竅婢�桓�奈幕�恕!�

湘軍人物走上政壇,是因為清廷的封疆大吏,充斥著湘軍出身的官員。關係錯綜複雜的家族成員,以及同鄉故舊、知音同道,都容易進入官場。江忠源、江忠義、江忠濟和江忠樹是兄弟。李續賓和李續宜是兄弟。曾國藩、曾國荃、曾國華和曾國葆是兄弟。胡林翼和羅澤南是親家,而羅澤南又是曾國藩的親家。曾國藩又與劉蓉、郭嵩燾、李續宜和李元度是親家。左宗棠與胡林翼也有姻親關係。羅澤南與李續賓、李續宜、王錱、蔣益澧和劉騰鴻是師生關係。這樣,同鄉加親家,再加家族關係和師生關係,在清末湘軍中構成了一道道嚴密的關係網。

湘軍將士做總督的有十三人,做巡撫的也有十三人,總督巡撫是清代行省最高的長官,他們提拔有關係的人非常容易。在同治年間,全國行省十八個,有一半以上行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從湘軍出身的。同治以後督撫擅權的局面,便是因為湘軍將領做了總督和巡撫。後來隨著李鴻章的淮軍也是“遍用鄉人”,湘淮軍便主宰了中國政壇,近代軍閥割據從此開始。

曾國藩新創的淮軍,已經成為一支勁旅。新的起來了,舊的就可以被取代,也就是可以解散了。曾國藩創立淮軍,就是為了彌補湘軍的不足。曾國藩用兵,採用戚繼光“澄定渾水、再吸新水”的辦法。“渾水”指的是舊軍,“新水”則是比喻新軍。他認為,一營軍隊染上暮氣,就必須把它遣散,另行招募新軍,然後才能壁壘一新。

曾國藩強烈地感到清廷對自己手握重兵的猜忌,不動聲色地借別人的手來另創他的新武力。撤掉自己的部隊,而不撤其他湘軍部隊,也不撤掉淮軍,即便有什麼風吹草動,清廷不敢把他怎麼樣,他在湘軍和淮軍中仍然是有號召力的。

曾國藩認為,湘軍和淮軍是分不開的,曾、李兩家必須串通一氣。淮軍興旺了,他自己就可以安穩;淮軍失敗了,他自己岌岌可危。這些話,曾國藩說得十分坦率,毫不掩飾。淮軍既是李鴻章的武力,也是曾國藩的武裝。當然,淮軍將領惟李鴻章馬首是瞻,但李鴻章卻始終依仗著曾國藩。曾國藩暮年的富貴,可以說是淮軍給他保全的。

1864年,同治三年(26)

曾國藩有了淮軍來替代湘軍,裁撤湘軍一點也不心痛。曾國藩心痛的是,左宗棠等一批湘軍干將,認為他為了一己之平安,一己之私利,而錯誤地將所部裁撤。左宗棠不贊成湘軍暮氣說,這也是日後他發誓要重振湘軍的原因。

曾國藩的湘軍隱形到了政壇。這個政治集團如日中天,令天下人豔羨。湘軍將士們可謂達到了目的,天下督撫被他們佔去了一半多。督撫們手上有權有錢,遇到戰事還不是一呼百應?何必還保留著一支扎眼的軍隊呢?

曾國藩手下的湘軍將士們很快告別了裁軍的陰影,愉快地離開血腥的軍營,坐上華麗的八人大轎,像光芒一樣射向全國各地,榮耀地做官去了。

300

曾國荃對金陵發起總攻期間,左宗棠的部隊也在浙江北部對太平軍發起攻擊。7月6日,湘軍逼近孝豐城下。守城的太平軍在當夜撤走。

7月7日,湘軍進佔孝豐,北攻山城安吉。這座城市東臨莫干山,南接天目山,可謂處於萬山叢中,地勢非常險峻。這裡的太平軍透過梅溪與泗安,與廣德的太平軍連成一氣。左宗棠寫信給李鴻章,請湘淮軍進駐泗安。

湘軍進佔金陵之後,太平軍全部從廣德奔向湖州,在尹隆橋修築壁壘,以保持道路暢通。

李鴻章的湘淮軍頓時活躍起來,從夾浦向西南推進,進入泗安。

郭松林和王永勝等部攻打尹隆橋,軍士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