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也忍不住笑起來,有些計策在社會主義者眼中固然精妙,可這也是社會主義者們才有能力精確判斷與把控。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能力,社會主義者根本不會把寶貴的經歷浪費在這麼無聊的事情上。
陳天華問道:“日本會革命麼?”
“那得看日本人民自己的選擇了。”陳克答道。即便到了這個時候,他還是沒有下定介入日本政局的打算。
莫道前路無知己70飛去的黃雀(三)
“中日之間結束戰爭,恢復和平,走上一條同存共榮的道路。”這樣的一段話透過傳單在日本在臺灣的軍隊中不斷傳播。當然有軍官們情緒激動的努力批評這番話,說日本只有戰勝中國,才能得到無限廣闊的空間,但是這種做法明顯失敗了。好戰的叫囂只是引發了日本士兵們的白眼,並沒有收穫任何真正的作用。那些還算是真正忠於天皇的軍官已經帶隊進攻人民黨,變了屍體被抬回來,或者乾脆屍體都抬不回來。能毫髮無傷鼓動士兵去死的傢伙,都不是戰功卓著的英雄。
安騰輝三大尉所屬的部隊此時也在臺灣,他一直懷疑這次調動是純粹的政治博弈的結果。雖然日本議會選舉中大量人打著“反封建”的旗號,很多小政黨甚至想加入北一輝那個“日本反封建聯盟”的組織。不過北一輝的這個組織與其他組織的最大不同在於,想進入這個組織的第一步就得確定“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這麼一個觀點。
只要真的理解了這點,對世界的看法就會完全不同。承認存在階級壓迫,自然就要分清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最重要的是確定自己所屬的的階級,以及確立自己的階級立場。凡是能夠完成以上思想認知的人,後面甚至不用特別強調,被剝削的無產階級,小生產者,甚至資產階級,都能發現日本國內最大的問題莫過於封建制度的壓制。此時再把《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拿出來給這些人一講,整個日本的情況就豁然開朗。
有一部分人面對日本深入骨髓的封建體系實在是無法產生對抗的勇氣,他們發現敵人並不僅僅是幾個貪官汙吏,或者是天皇身邊蠱惑欺騙天皇的那幾個大壞蛋。敵人是上至天皇下至官僚,甚至包括那些與官方暗中勾結的黑幫。這上上下下的所有人結成了一個體系,雖然體系內部也在為了各自的利益阿諛我詐,但是這個體系本身在日本太強大了。
有些人選擇了退出,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這個統治階級的附庸階層,認清了主子的真相,有利於他們緊緊抱住主子的大腿。他們認為的敵我矛盾其實是日本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而不是日本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
但是更多的人則選擇了留下來,能夠留在北一輝這裡的,基本都是對日本統治階級絕望的那一部分人。即便他們出身統治階級,他們也已經決定背叛自己的出身了。
幸好北一輝也算是個大名人了,而且北一輝推行的不少實際政策也成為一部分有產階級安身立命的政策,即便是“日本反封建聯盟”遭到了日本上層的重視,卻還沒有遭到取締。但是日本反封建聯盟這個組織的核心成員無一例外的遭到了關注。特別是在陸軍當中的成員都給送到了臺灣來參戰。
然而安騰大尉並沒有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後悔,北一輝講述的革命道理真的如明燈一樣照亮了安騰大尉眼前的世界。閱讀了大量革命檔案與文章,聽了北一輝對這些檔案與文章的講述,安騰大尉從一個反對“吃人”的熱血青年,變成了一個認識到自己是個“未必無意之中沒吃過人”,進而想打倒這個吃人制度的革命者。
北一輝見識過中國,他介紹中國製度的時候並沒有把中國形容成一個滿是無私無畏革命者的國度。相反,北一輝用“偉大的人民最知道什麼對自己最有利”來形容中國。
沒有人會幹賠本買賣,這點天下皆同。即便是忠勇的工農革命軍也不可能是聽了幾句關於共產主義的宣傳就捨生忘死的進入戰場。沒有土改、沒有工業化、沒有文化教育與科技下鄉、沒有靠勞動就能逐漸改變提高生活的新中國的方法制度,就不可能有工農革命軍願意為了保衛現在的生活而去直面死亡。北一輝在介紹中國情況的時候著重強調了這點。
日本面對滿清的時候曾經大佔上風,面對工農革命軍就每戰必敗。為了維持對外的進攻姿態,日本還要玩命的壓榨本國百姓。這些簡單的事實都在人民黨的傳單裡面寫的清楚。“日本官兵們,你們覺得你們每天吃的食物都是日本上層賞賜給你們的麼?日本上層不種地、不生產,也不會屙金尿銀的法術,那些糧食物資不還是你們的父母兄弟辛苦勞動的成果麼?這些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