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趙錚笑道:“齊王謬讚了,我大宋當然是人才濟濟,其中就包括在座的諸位江南高朋名仕啊!”

“聽聞大宋皇帝勵精圖治,有氣吞萬里如虎之志,威勢洶洶啊!”

聽到李景達如此一句,趙錚便知他不安好心,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說不是,豈非說大宋皇帝是個胸無大志的草包,如何來威懾天下?說是,就等若是告訴南唐,大宋要一統天下,必然滅你南唐。

如此一來,李璟會怎麼想?在這樣一個要緊的當口上,他難道不想點自救的辦法?何況還有其他國家和地方的使節在此,回答的稍有偏頗,就會落下口實,會造成嚴重不良後果。

趙錚短暫沉吟,笑道:“大宋皇帝君臨天下,自然威勢煌煌,卻也愛民如子,無論是西北、中原抑或是江南百姓的生計冷暖,陛下都十分掛念。此番派本官前來,除了給國主賀壽,也是為宣慰江南。

陛下仁善,卻也嫉惡如仇,治下若有人圖謀不軌,不顧天下蒼生,黎明百姓而胡作非為者,陛下一貫是嚴懲不貸。諸位應該聽說了,河東潞州的李筠就是個例子。”

在座之人都聽的明白,趙錚這番話是恩威並施,軟中帶硬。不明確回答是否氣吞山河,一統天下。言下之意,要是不起爭端,大宋便與你和和樂樂。若是蠢蠢欲動,下場便會是李筠那樣。

如此也算是巧妙回答,願意聽的自然會當回事,明白人自然也清楚這只是敷衍之詞。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古以來驗證過的道理。春秋戰國混亂,秦漢則一統天下;漢末魏蜀吳三國征伐,最終歸於晉朝;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再次分裂,隋唐再次統一強盛。

而今距離唐亡已經好幾十年了,如果算上唐末藩鎮割據的時代,天下已經亂了快有百年之久。是時候再次統一,這是人心所向,也是歷史趨勢。

可惜很多人沒有這個能耐,卻又不願意被統一,期望能一直割據一方做霸主,潛意識裡安於現狀。有時候明知道有潛在的威脅,仍舊不以為意,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當時五代十國的許多君主真是這麼做的。

趙錚沒有明確表示宋朝的侵略野心,李璟和許多的使節臣子都稍微心安,同時他們也將這番話理解為警告。如此一來,自然會越發的小心翼翼。

李璟不動聲色,李從嘉毫不關心,李景達則乾笑兩聲,表情略微有些不自然。趙錚心中瞭然,此人本就在他懷疑的名單上,而今越發需要提防了。

小插曲之後,宴會繼續進行。眾人的興致都還算不錯,也算是賓主盡歡,眼看著天色已經不早,眾人估摸著宴會該結束了,已經做好告辭離去的準備。

不想氣氛卻陡然一變,李璟站起身來,站到主位的臺階前,高聲道:“今日當真的諸位大臣和各國使節,寡人要宣佈一件事。”

眾人見李璟神色言辭格外鄭重,不由都打起了精神,聚精會神地期待接下來的內容。

李璟站在臺階上,高聲道:“我兒從嘉,仁厚謙和,恪守孝悌,才學出眾,聰慧賢達,即日改封為吳王!”

大殿上頓時一片猜疑之聲,鄭王改封為吳王,還是親王爵位,身份並無變化。不過江東自古稱吳地,以“吳王”為封號,其中含義耐人尋味啊!

就在所有人疑惑不定之際,李璟笑道:“王府的匾額和規制就不著急換了,寡人已命人修繕東宮,從嘉遷入居住吧!”

李從嘉尚在愕然,李景達臉色一變,大殿上則是一片譁然。這個訊息來的太突然,,驚訝是不可避免的。

不等眾人回過味來,李璟續道:“八月十五中秋之時,寡人再於東宮設宴,邀請各位愛卿與諸位使節前去共賀我兒喬遷之喜!”

第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

甘露殿中,幾乎所有人都處在震驚之中。

李從嘉突然改封為吳王,這本身就耐人尋味,沒想到李璟隨即宣佈,讓其遷居東宮。

東宮那是什麼地方?歷代皇太子居住的地方。

李璟此舉無異於是宣佈自己將立皇六子李從嘉為儲君,只是目前沒有正式的冊封名號罷了。

不過既然入住東宮,冊封那是遲早的事情,何況李璟還特別強調,李從嘉遷入東宮當日,他親自前去設宴慶賀喬遷之喜,並且邀請所有大臣和各國使節參加。

親自主持,並讓臣子和使節作見證,這就等若是昭告天下,確定實施,規格已經相當正式了。

這也意味著南唐成功度過太子李弘冀與晉王李景遂奪儲血案的創傷期,李璟也走出了那片親人相殘陰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