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現象,範無病也曾經有過懷疑,但是隨後就想明白了,抗議辱華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雖然比較熱血,但是購買力有限,就算是喊著要抵制日貨,但能夠買得起車子的人實際上沒有多少,反倒是有消費能力的人,一般年紀都大一些了,基本上已經被現實磨平了稜角,愛國不愛國的話題跟自己無關了,養家餬口圖個實惠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這一次可口可樂公司偏偏是踩到了地雷上,因為消費可樂的主要群體,可是以年輕人為主的,尤其又是在這個敏感時期,頓時引起了網路上的罵戰,可口可樂中國公司的官方網站瞬間就崩潰了,鮮紅的商標也被塗改成了黑白骷髏的海盜旗形狀。
對於中國民眾的指責,可口可樂公司強調自己要打造包容性品牌,這種提法令人覺得無法自圓其說。業內人士表示,包容就是要具有一種海納百川般的開放性心態,就是對異己者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跨國公司的包容性就體現在既要為不同文化、宗教、歷史背景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又要讓他們在接受服務的同時感受到認同和尊重。
但是,透過汙衊一個民族來討取另外一些人的歡心,顯然不能認為是包容的表現,而是卑劣的小人行為。
一個品牌固然是需要維護的,危機也需要防範,這些老生常談的見解可以說成了許多跨國公司的共識。在穩定的上升時期,肯在這方面進行人力、財力投入的企業並不多,能有所投入的基本上是一些歷史上曾經受過危機重創的企業。
事實上,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人的主體意識增強,在華跨國公司在與自己總部文化觀、價值觀、宗教觀不同的中國投資時,品牌打造上如果沒有本土意識、大局意識,它將不得不承擔相應的風險。
這一次本來可口可樂不至於這麼狼狽的,就是因為它在之前太過囂張,藐視本土企業的力量,之後又使用了僱傭槍手來汙衊對手,使得大家對其產生了反感和不信任,此時再加上辱華廣告的曝光,更使得民眾的反對情緒直線上升,就是一些中年人也對其表示了相當程度的不滿。
至少國內的幾大飲料生產商不約而同地趁此機會做出了反應,不對可口可樂的經銷商提供自己的產品,也就是說賣可口可樂的人,你就不要想再去賣別的產品了。
這一招兒釜底抽薪之計,顯然是非常厲害的,又狠又準地擊中了對方的要害,一時之間可口可樂的銷量大幅度下降,工廠的生產開工不足,工人無事可做,進而引發了更多的社會問題。
辱華廣告不斷出現,讓人憤慨,但是不管怎麼說,企業的軟肋最終操控在消費者手裡。中國的十幾人人口。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有誰敢小看?面對惹發事端的跨國公司,許多網民建議可以打一場人民戰爭,讓經濟制衡經濟。
而隨著中國民眾的政治意識、法律意識日益覺醒,國家形象、合法權益不再僅僅是精英和管理部門考慮的問題,也成為老百姓們關心的問題。而媒體發展和公共語境的形成,也讓老百姓們有了更多可以批評和抵制的渠道。對於跨國公司來說,從過去的幾十雙眼睛審查,變成了十幾億雙眼睛審查,箇中滋味恐怕更難以消受。
短時間之內,可口可樂公司的各地罐裝廠都出現了工人抗議無事可做的現象。而公司管理層對此毫無辦法,畢竟沒有市場,如何去生產?而它們更無意給工人們補償,無償發放工資,於是就造成了扯皮的現象,一時之間怨言載道。
就從可口可樂高層這邊兒來看,它們是希望透過工人的鬧事兒,引起政府方面的不安,進而同範氏投資集團進行討論,然後聯絡雙方坐下來談一談,把這件事情給揭過去的。
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如今因為範無病的緣故,沒有人願意站出來說這個話了,因此一時之間局面就給僵住了,地方政府自然也應付不了工人的鬧事兒,但是又擔心上面責怪自己一點兒小事都搞不定,所以也只好一力安撫,希望不要鬧出大事兒來。
這樣一來就僵住了,知道最後可口可樂方面撐不住了,才透過關係把這事兒給捅了上去,此時已經是顏面全無了,只是希望可以比較體面的收場,同時想方設法要與範氏投資集團取得諒解。
不過此時的範氏可樂已經火的一塌糊塗了,本來就在質量上穩穩地壓了可口可樂一頭,再加上源源不斷的廣告宣傳,以及漸漸臨近的夏季銷售旺季的到來,範氏可樂的形象已經遍及了全國各地,一些西餐和快餐連鎖店也開始跟範氏商談合作事宜,希望能夠填補可口可樂缺位的不足,儘快使得自己的生意不要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