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端,中間也是事件連連,亞都宣佈使用金山軟體,而吳士宏則從微軟中國總經理職位離任,亞都指稱微軟偷漏海關稅,並準備提起訴訟。
有人說從鼓勵盜版到打擊盜版,微軟軟體好似PC大麻,讓你上了毒癮後傾家蕩產。有人說微軟背後匯聚著一股強大的力量,尤其讓我痛心的是來自許多國內企業和國內人士的曲解和偏見。在此期間,“做周樹人還是做周作人”、“資本主義幫閒食客”、“壟斷的、寄生的、垂死的企業有一種天然的反動性”、“繩索、鐐銬、悲劇、戰場”、“措手不及”、“中國可以說不”的IT版等說法也紛紛見諸報端。
這一案件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視,美方證詞由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華盛頓州州務卿芒羅親筆簽名,顯然得到了美國政府方面的支援。
把亞都推上被告席,其實只是微軟規模龐大的反盜版計劃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據稱,微軟準備投入超過一億美元的資金,調動全國一些中心城市的公證、執法力量,將許多中國知名企業列入調查名單,包括像深圳華為、北大方正等一些大公司。
之所以並沒有將範氏投資集團列入打擊盜版的名單中去,大概就是因為他們很清楚範氏投資集團所使用的辦公電腦當中,都是預裝了正版軟體的。
根據估計,如按亞都公司五十臺電腦,微軟公司要求賠償兩百二十萬元計算,中國消費者至少要支付兩千元的賠款,才能償還了微軟的欠債。
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亞都表示,確有部分電腦安裝了非正版微軟軟體,但這一舉動在中國引發的反彈和口水幾乎把微軟淹沒。微軟在中國的大棒政策激發了中國民眾的反微軟浪潮,當這一事件還在訴訟階段,就導致了微軟的中國區總裁、傳奇女人吳士宏的下臺。
不過吳士宏本人對於此事顯然是頗有怨言的,她在離職之後,對微軟提出了四個批評,一是微軟的價格策略應該下調,二是微軟不應該像現在這樣反盜版,三是微軟的內部結構有問題,四是企業文化有問題。
不管吳士宏這番話的動機如何,總是能夠讓大家找到更多的反對微軟反盜版行為的理由。
範無病對盛微表示,“實際上這不但是微軟公司用來反對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對於他們壟斷行為的一種反抗,也是中美兩國政府之間就智慧財產權問題的一種交鋒。要知道在這裡面並不一定存在是非和正義,所表現出來的,只是利益的關係而已。也就是說,中美兩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問題,才是微軟突然要高調反盜版的原因。但是,在得不到政府方面的支援的情況下,微軟想要以一擊之力做成此事,顯然是不大可能的。”
“範總認為亞都案的判決結果會是如何呢?”盛微問道。
“這事兒問我,好像有點兒不著調了。”範無病笑著回答道,“從法律角度看,微軟的舉動並無不妥,其特別之處在於現在一些輿論把案件本身與中華民族的利益和IT資訊產業的發展聯絡到一起,但判案最終還是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就我們範氏投資集團而言,我們始終力求為客戶設身處地著想,提供最好的服務,而不是謀求控制客戶。從過去到現在,無數個案例表明,企圖控制別人的人最終都沒有好結果。”
盛微記完了之後就感謝道,“範總你說得很好,這段兒話可以做結束語了。”
三個人正在說笑的時候,樓下的工作人員表示,從飯店訂的晚餐已經聯絡好了,隨時可以送過來。
“那我們就吃飯好了,天色剛剛黑下來,正好點蠟燭。”範無病笑道。
第六百三十三章 陰謀論
進入一九九九年以後,也就意味著新千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盛微整理過後的訪談筆記在《東方新聞訪談》中發表之後,很快就被國內報刊雜誌所紛紛轉載,尤其是國內幾大入口網站也紛紛轉載,而相關的評論和帖子數量也與日俱增。
總體而言,無非就是三種型別,一種支援的,一種反對的,一種打醬油的。
這一次的事件,也引起了華風網上層的深切關注,畢竟處在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就是自己的大老闆範無病,有關的各種帖子,他們也很認真地討論過,針對一些有人格攻擊的帖子進行鎖定和刪除,並對發帖者進行口頭警告處理。
範無病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而是對他們表示道,“寬鬆的網際網路環境,才是促使它健康發展和迅速發展的必要條件,如果是把網際網路搞成人人緘口不言唯恐多言必失的話,那就不是建設網際網路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