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召開大型會議的主題,就是範氏投資集團是否需要大幅調整戰略結構,重點發展金融和房地產方面的投資。
關於這個議題。事實上由來已久,眾所周知,範無病起家就是從海外的金融市場上淘到了第一桶金,之後也在世界各國的房地產市場上游刃有餘,斬獲頗多,此時因為國內大型製造業的發展,很多企業已經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因此在新的地產政策引導下,大家都對於開發房地產事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開發房地產,投資不算大,回報率卻很高,而且週期也短,雖然建房週期一般在一年多左右,但是資金卻可以透過出售樓花提前回籠,比起我們的製造業而言,不可同日而語。”一名範氏投資集團的高管針對這一點做了說明,“之前範總不願意涉足房地產開發事業,但是現在看起來,各大企業都在透過自己的渠道涉足這個新興行業,我們如果放棄了這個專案,著實是有些可惜了。”
持有同樣見解的人不在少數,儘管現在範氏投資集團在京城也進入了房地產開發行業,但是多半兒是做一做樣子,配合一下政府行為,同時規範一下房地產開發市場,並沒有下大力氣去發展這一塊兒的業務,成績也是一般。
現在大家都希望將一部分用於發展製造業的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以期在短期內得到多達數倍的高額回報。
範無病坐在那裡點頭聽著,心裡面卻非常複雜。
關於製造業和金融房地產業之爭,實際上也意味著集團內部兩種不同派別的交鋒。
但是範無病一直非常看重的,依然是實體制造業。
自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製造業興國就一直是各國倚重的戰略要點之一。特別是發達國家,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無一不是製造業興國的結果。
目前,美國等少數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現代服務業比重不斷提升,製造業比重呈現下降趨勢,也是經濟發達到一定程度以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先進製造業仍然是這些國家保持世界領先水平所倚重的關鍵,仍然是這些國家發展的重點。
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中國能夠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經濟上的巨大成就,能夠讓十多億人民擺脫貧困並逐步走上全面小康之路,倚重的也是製造業興國的發展戰略。
可以這樣說,在未來的若干年內,製造業興國仍然是中國的發展戰略。所不同的是,製造業興國的內涵需要提升、外延需要擴大,中國製造需要逐步向中國創造過渡與轉移。
但是,自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製造業興國已面臨新的挑戰。
挑戰首先來自於勞動力紅利的不斷減少,讓低端製造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弱。
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國製造業的最大競爭優勢之一,就是廉價勞動力帶來的勞動力紅利。正是勞動力紅利在產品成本中的構成相對較低,才使得出口這駕馬車具有較大的活力和競爭力。
但是,隨著勞動者對收入的要求不斷提高,勞動力成本比重也在不斷上升,導致勞動力紅利帶來的競爭力不斷下降,從而讓很多投資者,特別是民間投資者遠離了製造業,遠離了實體經濟,而熱衷於金融服務業和房地產開發這樣的資本遊戲。
讓投資者與資金逐步離開製造業的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土地與環境資源承載力的下降。
低端製造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環境資源,隨著耕地的大量被佔用、環境的過度破壞,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多,可以利用的獲利空間越來越少。多數情況下,土地和環境成本已使低端製造業沒有生存能力和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和資金不得不選擇進入其他領域和行業,從而給製造業的發展帶來越來越多的影響。
當然,地方政府對政績的過度渴求和短期利益的強烈追求,也是導致投資和資金向其他領域轉移的一個重要方面。
必須注意的一個現象是,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房地產業已成為地方政府快速製造政績、快速創造GDP的最主要手段。
也正是房地產業對政績和GDP的速成效應,不僅讓投資和資金大量湧入到房地產業,也讓地方政府的熱情和重點轉入到房地產業,從而把本應給予製造業的優惠政策都給了房地產業。那麼,製造業還如何能夠繼續快速發展呢?
正式由於這樣或者那樣的一些原因,製造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風險要遠大於房地產業和所謂的資本運作。如果製造業的投資者缺乏長遠眼光和創造思維,沒有不斷創業的熱情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