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員工的生活水平都是在當地具有優勢地位的,海州醫藥集團如果被範氏成功收購,想來也不會有什麼例外。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收購案居然被中央部委給喊停了,大家的一片心思化成了泡影,真是讓人接受不了。眼看著集團最不惹人待見的研發部門給單另出去,很多人是感到高興的,以為終於甩出去一個大包袱。
可範氏投資集團居然收購了獨立出去的海州新藥研究院,這又讓人大跌眼鏡,相對於需要大量投入支援資金的新藥研究院,生產企業可是直接能夠創收的一部分啊?!
範氏的想法,總是讓人捉摸不透的。
不過在透過內部關係確認了目前範氏對於海州醫藥集團的收購案不再感興趣之後,海州醫藥集團的大部分員工都感到有些憤怒,認為是中央部委的不作為使得自己面臨的風險加大了,萬一海州醫藥集團明年因此而倒閉,自己這些人不都是要下崗了嗎?
領導們固然可以事先脫身,異地任職,但是自己這些人還能有什麼活路呢?作為已經專業化的技術工人們,實際上是這個社會中最底層的存在,離了自己可以為之效力的企業,還能找到什麼工作呢?
因此,海州醫藥集團的員工們組織了多達兩百人的請願隊伍,直接上京城了,當然,打出來的旗號是旅遊團。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運動戰
這個時節,正是兩會召開的前後。
海州方面還是發現了海州醫藥集團的問題的。一時之間市長和書記都嚇呆了,趕緊打電話通知駐京辦的人聯絡各方面的力量,將這一批人給攔下來,省得鬧出什麼亂子來。
同時他們也徵調了大量的警力前往圍追堵截,以期儘快將這些不安定分子們給帶回海州去。
當然,這些事情是必須要向省裡面主要領導們彙報的,省長吳富寬和省委書記何慶源聽取了關於這件事情的彙報之後也感到比較緊張,立刻指示省警察廳的路雄調動人馬,全力進行攔截工作,絕對不能讓這批人到了京城,否則可就出了大亂子了。
其實從心裡面來講,他們還是希望這些人能夠順利到達京城,並且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的,畢竟是省裡和地方上都希望同範氏投資集團合作,而部委裡面卻不知道因為什麼緣故出來喊停,攪了一樁好事兒,難怪海州醫藥集團的人會如此大張旗鼓地赴京活動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非法上訪可是要嚴加治理的,中央領導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應付來自全國各地的告狀者們,要是京城遍地都是上訪者,那還成何體統啊。那不是讓外國友人們看笑話麼?這種事情是一定要嚴厲打擊的!
京城三月底,天氣有點兒反常,原本一向是比較乾旱的時節,老天居然很照顧地下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雨,連續兩天的小雨讓地面變得溼潤起來,對於春耕工作非常有利,而且也讓參加兩會的代表們感到非常愜意,至少是空氣清新很多了。
近年以來,京城的建設一直就沒有停歇下來,尤其是道路建設,一環又一環地往外修,基本上車到了哪裡都需要避開那些新挖的溝渠,而小風一刮,到處都是灰頭土臉的樣子,儘管京城的沙塵暴並沒有如期而至,可是這建築汙染已經讓人感到萬分頭痛了。
至少是在五環沒有完全建好之前,京城的交通狀況得不到顯著的改善,市民出行的環境也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大家還是要面臨這方面的困擾的。
尤其是在最近的這段兒時間,兩會代表的抵京使得交通管制問題又更加嚴重了。
海州醫藥集團的旅遊團在出發之後就分成了幾撥兒,分頭北上。
這樣一來,海州方面的堵截工作就顯得有些困難了,好在他們很清楚對方的目的地在哪裡,於是就來了一個守株待兔,以靜制動,專門在京城等著他們的到來了。
結果讓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一連兩天都沒有等到海州醫藥集團這幫人。按說那些人就是爬也爬到京城來了,這下子大夥兒又著急了,正在無計可施之時,有內線報告了他們的行蹤,說是這些人第一站並沒有直接上京城,而是取道天津遊玩去了。
“他們的心情倒是挺好的——”在京城這邊兒蹲點的人聽了之後,不由得又好笑。
這都什麼時候了,集體上訪之前還要先去旅遊一圈兒啊?一般人家都是秘密行動,迅猛出擊,直接衝擊最高機關要求主持公道的,像他們這樣悠哉悠哉地進京上訪的例子,可是再也沒有碰到過第二個。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不用在京城動手了,於是東海省方面的警力立刻重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