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湧動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一九七九年開春以來,在上層政策的刺激下,很多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提到了一些膽子大有魄力的人物的日程上。
當然了,今年初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自然是中美兩國自元月一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然後很少為人知道的是,就在中美正式建交的第二天,當時在中國主管可口可樂事務的可口可樂亞太分部的一個叫亨達的美國人,與中國糧油集團簽署了一份合同,獲准向中國出售第一批瓶裝可口可樂。
根據當時的協議,可口可樂公司獲准以補償貿易的方式及其他支付辦法,向中國主要城市和遊覽區提供可口可樂制罐及罐裝裝置,在中國設立專廠裝罐裝瓶,並在中國市場銷售。在罐裝廠建立之前,從一九七九年起,由中糧公司採用寄售的方式先行銷售可口可樂飲料。合同是在外貿部大院(與北京飯店斜斜相望,僅隔著一條長安街)簽訂的。
外貿部長李強在批覆中加了一條:“僅限於在涉外飯店、旅遊商店出售。”儘管合作的姿態是審慎和小心翼翼的,但是可口可樂總部顯然是非常滿意的,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水閘一經開啟,就再也關不上了。
範無病並不知道這個細節,這樣的訊息在《人民日報》上是找不到的。
此時的範無病正在興致勃勃地為自己的第一家養豬場題寫橫聯。
養豬場的建築自然是嚴格按照王氏三兄弟的圖紙來建設的,但是在此之外,範無病另外讓他們起了一排辦公室,以及員工宿舍。
“就咱們幾個人,還要啥的員工宿舍?”兄弟幾個很有些不理解。
“凡事要做長遠打算,除非你想做一輩子飼養員。”範無病沒有過多地解釋,在他看來,保持必要的神秘感是可取的。
在自己身上披上適量的光環,更有助於吸引人才投效,否則當初的劉皇叔也不會那麼強調他的中山靖王之後,漢武帝九世玄孫的血統了。這個,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辦公區的外面,與圍牆相銜接的是一座高高的大門,很氣派,範無病計劃在大門頂端的橫樑上寫上“天蓬”二字,大門的一側題寫上“在上為帥”四個字,剩下的一側則空著。
“這是啥意思?”王氏兄弟三人沒有接觸過腦筋急轉彎,自然不知道範無病的險惡用心和惡趣味,看著範無病抓著一隻大筆在紙上寫下如許文字,頓時有些好奇地問道。
“自然是有用意的,這個以後你們自然會知道的,現在暫時保密。”範無病笑眯眯地將白紙交給了三兄弟,讓他們找人制作牌匾掛在大門上,等到揭幕的時候用。
接下來的時間裡面,王氏三兄弟沒有停歇一刻,從聯絡豬苗準備藥品配置飼料招收臨時職員之類的事情開始,千頭萬緒,到了三月份兒,終於把一切準備工作都完成了,就等著揭幕剪綵順利開張了。
飼養員好說,村裡面的很都人都有餵豬的經驗,只不過三兄弟在招到人手以後,按照範無病的要求,先進行了初步培訓,明確了職責,劃定了服務範圍與報酬方式,算是正規化養殖業的良好開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飼料的配置,一般來說,農村裡面餵豬,都是自家的菜葉子玉米穀物等配在一起混用,大多數時候豬是放養的,就是滿村子裡亂躥,到了晚上回豬圈休息,規模化飼養當然不能這麼做,三兄弟得了先父的真傳,對於合理的營養搭配還是很有心得的,結合上衛生防疫這一塊兒,可以說將養豬的風險與投入合理地最佳化到了最小。
其實具體的事情,範無病並不瞭解,但是他知道一點,就是在中國的養殖業蓬勃發展起來之後,飼料的需求會成為一個天文數字,因此他的想法是,一旦自己的養豬場形成了規模,最後還是要形成產供銷科工貿一條龍產業的,飼料技術作為重中之重,自然是不能忽視的。
而且在他的記憶當中,似乎當年有那麼一個財富排行榜,某幾年的中國首富就是靠養豬和賣飼料起家的,這條經驗如果不借鑑來使用就太可惜了。
範無病將養豬場揭幕的日子定到了三月三,恰逢天公作美,陽光燦爛,各方對於養豬場的開張都很關注,紛紛前來觀禮,包括工廠方面和村裡面的頭頭們都送來了彩頭,市裡面覺得這始終是個較大的事件,畢竟農民在政策的引導下進行改革創新,精神可嘉,也符合上面的要求,便也派了畜牧站的工作人員前來觀禮,順便視察一下衛生狀況和防疫設施,並放出話來,如果各項條件都比較滿意的話,不妨考慮也從養豬場收購一些肉豬,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人頭攢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