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4部分

。臺積電估計,四年內大陸總投資金額將達八億九千八百萬美元。

臺經濟部長林義夫則立刻做出了表示,說明投審會已接獲臺積電晶圓登陸申請案,將會把資料分送相關部會進行書面審查,一旦各部會獲共識,將依作業要點,召集跨部會首長會議,就本案進行正式審查。

臺經濟部已公告在大陸地區投資晶圓廠審查及監督作業要點,臺積電按照規定將把相關資料送至投審會,接下來,投審會將會把這些資料分送至臺陸委會、臺央行、臺財政部、臺勞委會、臺經建會進行書面審查。

至於這個審查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會否儘速完成審查?林義夫不願正面答覆,僅表示一切都會依照作業要點辦理,要看臺積電所送來的資料完整性如何,以及各部會的共識。

不過在提出申請赴大陸投資設廠的同時,臺積電也強調,臺灣仍是該公司營運及研發核心,未來將持續進行十二英寸晶圓廠投資,估計四年後臺灣員工總數將較目前成長五千人,達到二萬人。這一次臺積電前往大陸設廠,部份裝置將以臺灣八英寸晶圓廠的閒置裝置移往大陸建設,所有規劃都以符合臺當局大陸投資法令為前提。

臺積電將落腳上海松江一事經媒體曝光之後,立刻成為外界注目的焦點,考慮到臺積電十二英寸晶圓量產已達臺當局規定標準,臺積電昨天正式提出赴大陸投資設廠申請。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表示,決定赴大陸設廠,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其一是著眼於大陸地區逐漸興起,且具有潛力龐大的半導體市場商機。

其二是由於大陸半導體市場有其特殊性,若不在當地提供直接的製造服務。將很難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因此,在臺積電十二英寸晶圓的量產時間、數量都已經達到臺當局規定的標準下,臺積電依照規定正式提出申請。

張忠謀也表示,一旦此動議獲得批准,則臺積電上海有限公司將僱用約一千名員工,初期由臺灣派往常駐員工約一百人,其餘將以在大陸當地招募為主。

臺積電提出大陸建廠議案之後,臺灣茂德科技董事會也於幾日後向臺經濟部投審會申請赴大陸投資八英寸晶圓廠,投資上限為八十多億元新臺幣。

據臺灣媒體報道,依目前臺當局規定,半導體廠赴大陸投資須在臺灣設有十二英寸晶圓廠,並符合兩項基本條件,其一是透過顧客之產品、製程認證,其二是連續量產六個月。

茂德科技總經理稱,茂德目前已符合這兩項資格,因十二英寸晶圓廠產品已於去年九月二十日獲得認證,加上目前投片已達九千片,產出四千餘片,佔整體營運比重逾二成,至今年三月份剛好運轉滿六個月。

在投資金額方面﹐按照目前臺投管會的規定,半導體廠投資大陸上限不得超過淨資產百分之二十,以茂德目前淨資產四百多億新臺幣推算,該公司投資上限為八十多億新臺幣。

據悉。臺當局在二零零五年前只准三座八英寸晶圓廠赴大陸投資設廠,除臺積電﹑聯電可望各得一席外,茂矽集團旗下茂德科技有意與力晶爭取這第三個名額。

緊接著,臺灣富商臺塑集團主席王永慶之子王文洋也表示,他正考慮到中國大陸投資六億五千萬美元,興建一座生產八英寸晶圓工廠的計劃。

臺塑集團少東王文洋四年前因緋聞脫離臺塑後,自創宏仁集團,到大陸投資,並與內地電子公司合作,兩年前就計劃在上海浦東張江工業區,興建三座八英寸與三座十二英寸晶圓廠。總投資金額將高達六十四億美元,這將是近年來,大陸規模最大的半導體投資案。

不過,因為要等待臺當局取消關於到中國大陸投資這類高科技專案的禁令,所以該專案一直沒有啟動,如今臺積電打破堅冰,臺灣島內電子業者紛紛效仿,顯然是時機到了。

臺灣的電子業者紛紛向當局施加壓力,要求取消上述禁令,主要是因為臺灣的競爭對手日本和美國的跨國大廠商已開始在中國建廠,如果臺灣不盡快進入的話,有可能損失競爭力。

在商家的壓力下,臺當局也在逐步調整戒急用忍的政策,放寬投資限制,近年來已經同意在大陸設電腦裝配廠,但是依然反對到大陸建晶圓工廠,主張臺灣要保留一些高科技,以免大陸半導體產業成長起來,威脅臺灣經濟。

王文洋表示,一旦臺當局批准自己到大陸建晶圓廠的話,建廠所需要的資金將從該集團的海外企業中籌集,同時將與他姐姐的大眾集團以及他妹妹的威盛電子組成策略夥伴。

據瞭解,王文洋早在去年就開始